【拆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公佈預算案中,今年財赤高達2,576億元,全因之前港府聲稱因疫情,向企業派錢800億保就業,但最終失業率仍升至17年高位,「保老闆」後遺症卻是政府不但再無子彈幫助失業市民,反要向基層及打工仔開刀,除了縮減援助規模,更要向影響中產人士項目加稅。有政界人士質疑,弄至今天局面,全因政府當日保就業策略失敗,令儲備減少又不見成效,最終只向市民開刀為政府「止血」及「回血」。
政府在武肺疫情爆發,曾推兩輪保就業措施,但卻是向僱主派錢而非直接幫僱員,聲稱可以保住職位,但失業率卻升至7%的17年高位,不論民主還是建制派,均要求政府再推失業援助金或派錢,但陳茂波卻以財赤高達3000億為由拒絕。
最終預算案雖有逾1,200億元「逆周期措施」,但用於民生紓困措施,包括派消費券、寬減稅項和差餉、社會保障金額出多「半月糧」、電費補貼及供失業人士申請貸款等,合計只有約815億元,而去年寬免措施卻逾千億元,單是全民「回水」一萬元,已涉款約710億元。
陳茂波不肯應政黨要求派錢及失業援助,更大削基層紓困措施,結果不但民主黨、公民兩黨轟失業貸款不切實際,未能幫助市民紓困,連支持政府民建聯也認為新一份預算案支援失業人士不足,最撐政府的工聯會更批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鐵石心腸」,拒考慮推出失業援助金幫失業人士。
拒幫助失業市民之餘,為填補財赤,陳茂波再向飽受凍薪甚至減薪的中產開刀,除了退稅縮水,陳更選擇在逆境「加辣」,向車主增徵30%私家車牌費、全港股民增徵0.03%股票印花稅。連新民黨也批預算案對中產援助不足,薪俸稅免稅額較去年減半對不少中產市民帶來影響。
有政界人士質疑,弄至政府面對經濟下行仍要加稅及減紓困措施,全因當日保就業策略失敗,「以為保到就業,結果錢使咗,但落咗老細袋,打工仔繼續失業」,面對儲備減少危機,只有市民開刀「止血」及「回血」,「恐怕(預算案)唔只令政府無分加,仲會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