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糖尿病式」預算案,在政府抗疫不力、經濟持續受影響下,大肆削減民生扶助措施,坊間稱之為「減甜」預算,我認為是「走甜」,香港處境嚴峻,陳茂波回應策略是走甜加辣。
首先派錢回水變更複雜、更遲發放的5,000元電子消費券,究竟有多少基層有電子支付平台?拭目以待。至於失業貸款八萬只係聊備一格,因為貸款只針對短期失業人士。其他措施如高齡津貼、長生津等,則由發雙糧改為額外發放半個月,預計開支23.8億。另外電費補貼每戶1,000元,開支28億,超過270萬住宅用戶受惠。又會為2022年香港文憑試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預涉1.5億元。上述開支最大宗為電子消費券360億,總計為414.5億。撇開電子消費券,直接派糖措施不過55億左右。
但同一時間卻在加辣,在開支項目中增撥80億用於支付「維護國家安全」開支,是港府首度將國安開支納入預算。根據港區國安法條文,政府要從一般收入中撥款,支付有關開支,並不受本港現行法律規定限制。這些巨額撥款,有多少用於人事、多少用於線人篤灰、每年用幾多,完全不需向納稅人交代。總之一筆過畀80億,80億是甚麼概念,大家看看ICAC一年開支預算才12億,陳司長何其豪爽。在今後五年預算赤字高企下,經濟何時復蘇仍望天打卦,竟然豪花80億去監視香港人?
至於另一個魔鬼細節是陰乾香港電台。國安可以任花,港台唔跪低就凍結人手cut budget,陰乾計謀當然是商經局負責。港台在新財政年度預算繼續減少,由10.43億減至9.95億,減幅達4.6%。被削減的預算大部份來自製作《鏗鏘集》、《頭條新聞》等節目的電視部,在製作總時數目標增加5.1%之下,新年度預算反遭削減5,300萬元,佔9.2%。
今年預算案具啟發性的加辣舉措,就係經濟不景氣下提出上調股票印花稅,由現時買賣雙方各付0.1%上調至0.13%。結果恒指午後曾暴跌逾900點,港交所股價一度跌穿500元。另一加稅措施是借紓緩交通擠塞為藉口,將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稅率提高15%,牌照費增30%。香港這兩年消費市道差,請問何來交通擠塞?
大家只要結合未來幾年財赤預測,就會睇到加稅勢在必行,先會由股市、物業印花稅、汽車登記稅等開始,然後會到直接稅,因為公共財政條數根本計唔掂,預算案預計20/21年度的財赤達2,576億元,創歷史新高,財政儲備會跌破一萬億,陳茂波估計未來五個財政年度的經營賬目都會錄得赤字。他樂觀地預期下一財政年度收入有所改善,但2021/22年度的預計財赤仍達1,016億元。按萬億儲備估計,今後五年赤字足夠吞走一半,剩下4,000億左右。去年12月發展局長黃偉綸向立法會表示,明日大嶼預算開支是6,000億(未計超支,埋單會近萬億),究竟錢從何來?惟有不斷加稅。
林鄭五年來摧毀高度自治,大家痛心疾首,未算,即使她明年下了台,香港人會繼續被她折磨,失去了萬億財政儲備,「香港故事」至此才真正完結。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