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加碼制裁緬軍 布林肯促恢復民選政府

美歐加碼制裁緬軍 
布林肯促恢復民選政府

緬甸軍方本月初發動政變,開槍鎮壓抗爭者,面對着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昨日美國宣佈再制裁兩名緬甸軍政府領導人,警告行動陸續有來;歐盟通過制裁,七大工業國組織(G7)領袖亦予以譴責。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說,已凍結緬甸空軍參謀長貌貌覺(Maung Maung Kyaw)和中將莫敏吞(Moe Myint Tun)在美資產、禁止兩人入境及與美國人來往。他們都是緬甸軍政府「國家領導委員會」成員。較早前美國已制裁緬甸其他高階將領,包括軍頭敏昂萊(Min Aung Hlaing)。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我們將毫不猶豫對施暴和壓制人民意願的人採取進一步行動;我們堅定不移地支持緬甸人。」他在聲明續說:「我們呼籲緬甸軍警停止攻擊和平示威者,立即釋放所有遭到不公正拘留的人,停止攻擊和恐嚇新聞工作者與社會運動者,恢復民選政府。」

歐盟亦打算制裁緬甸軍方和企業;27個成員國外長昨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會議,美卿布林肯應邀以視訊方式參與,是美國新政府上台後首次與歐洲互動。會上議題包括對緬甸與俄羅斯制裁,又討論香港形勢惡化與中國廣泛關係的影響。

各國外長已達成協議,同意制裁發動緬甸政變的相關人士,矛頭指向軍方擁有的企業;前日他們發聲明「準備採取限制措施」,亦即入境禁令和資產凍結;同時歐盟正檢討與緬甸的開發合作,以及對緬甸進口貨提供免關稅待遇。德國外長馬斯說,歐洲不願只是旁觀;若外交協調不成功,便會實行制裁。

■在示威中死於軍警槍下的死者舉殯,家屬在遺體旁痛哭。美聯社

■民眾在西瓜上雕刻昂山素姬肖像。路透社

G7發聲明「堅定譴責」

G7昨天亦發聲明,「堅定譴責」緬甸軍警針對性地暴力對付示威者、醫護和記者等,又關注政府以封網和修例限制言論自由。成員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聯同歐盟高級代表譴責緬軍以實彈對付手無寸鐵的人民「不能接受」,促軍政府「極力克制,尊重人權和國際法」,盡早釋放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等高層。

緬甸軍方本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拘捕並軟禁資政昂山素姬等多名政治人物。累計已有三名示威者和一名仰光路人遭槍殺身亡,但當地持續數以十萬計人示威,軍政府警告會不惜用致命武力鎮壓遊行。

路透社

■居於泰國的緬甸僑民手持昂山素姬的肖像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