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逾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險被夷平,地下羅馬式結構在清拆工程展開後曝光,全城關注才迫使政府急煞停。多名深水埗區議員要求古蹟辦官員就保育失職道歉,古蹟辦只回應指發展局已成立小組正檢討事件,但未有交代小組工作進度。
深水埗區議會討論主教山配水庫保育事宜,民主黨袁海文直斥古蹟辦為「估即辦」,批評當局「靠估」判斷建築物是否需要保育,要求古蹟辦就保育失誤負責。區議會副主席伍月蘭亦譴責古蹟辦,「如果要等人發現你先處理,我哋會失去好多值得保留嘅古蹟」。
民主黨鄒穎恒大罵古蹟辦極度失職,不滿當局月初缺席地區設施委員會會議,批評是不尊重區議會。她認為古蹟辦企圖隱瞞,古蹟辦曾就約 8,800 幢「具潛在文物價值建築物」研究,但至今只公開其中一千多幢的資料,要求對方公開完整報告。
古蹟辦署任館長(歷史建築)莫玉霞表示,發展局常務秘書長領導的小組正檢討事件,將會提出改善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有議員追問小組成員名單、工作進度,莫玉霞指手上沒有相關資料,未有補充。
莫玉霞稱,古蹟辦對保育方案持開放態度,現時正與水務署溝通,並深入研究,稍後向歷史建築評審小組提交報告。古諮會下月11日會開會討論、考慮評級,通過後會將相關資料放上網。
古蹟辦提交區議會的文件顯示,古諮會曾於2017年3月的會議上,議決不會對一個「可移動而不適合作評級的早期水缸」作評級,民協何啟明指說法是「超出人類理解,𢱑晒頭」,要求古蹟辦解釋。
莫玉霞確認,「不適合作評級的早期水缸」並非指主教山配水庫,何啟明聞言質問「咁你又寫?」莫玉霞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