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保你】疫後的中港跨境保險 - 金堅

【保理保你】疫後的中港跨境保險 - 金堅

自從疫情出現後,內地客戶無法到港簽單,中港跨境保險業務陷於冰封。眼見疫情有機會受控,業界很多人都期望可以再做內地人生意,畢竟都要開飯。

疫後最有可能成事的兩大發展:

1. 香港保險公司可以在大灣區成立保險服務中心,提供保險諮詢、索償和續保等售後服務。

2. 設立「保險通」(Insurance Connect),容許內地人可以用互聯網直接買香港保單,但賠付和分紅等都要返回內地,避免資本外逃,原理和「股票通」一樣。

筆者認為這些發展都可以使香港保險產品進一步發光揚大,因為香港保單保障廣、價錢低,並且世界通行,對內地人還是有吸引力。就算不是用來洗錢和走錢,都值得買一份來看門口。

雖然大灣區保險前景秀麗,但對「真香港人」究竟有幾多得益就很難估計,不過肯定會比「新香港人」遜色。特別是近10年不斷增加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安排」(IANG),當中不少內地生來港讀完一年全日制碩士課程後,在香港找不到公司聘請,又想取得香港身份證,便加入了保險公司做Agents。這些「國家隊」在大灣區的發展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除了在語言文化、人脈網絡上有優勢,他們還在內地建立了大規模的推介網絡去尋找客戶。這種網絡中的各個角色在推介成功後都會獲得由香港保險中介人發出的介紹費,這些介紹費是合法的。但實情是:有些介紹費高達佣金的9成,因為要返佣給內地客戶,這樣便是犯法了。其實這種非法回佣在內地亦屬犯法,但在內地非法回佣早已是「潛規則」。

哀哉!香港一早就出現了很多很窮的MDRT(百萬圓桌)。

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