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人自擾】樓市大陽春 有買趁手? - 莊逸希

【融人自擾】樓市大陽春 有買趁手? - 莊逸希

被困在香港沒有娛樂的我,周末跟朋友去睇樓,他説樓市大陽春有買趁手。

雖然比對目測百業蕭條的街道,這個投資論調有點反智,但不是樓市專家的我並不反對。資金氾濫,各地股市不停創新高,所有資產類別水漲船高;樓市作為香港人最喜歡的資產類別,交投有何不活躍之理?

來到過3,000呎的近億的臨海單位,我固然只能齋睇。這種打工仔根本沒可能買到的單位,每日都在交易,買的都是誰?我眼前這個中學同學,家底應在林作之上、鍾培生之下,但勝在身高六呎。大學畢業後未曾工作,一直都是「幫爹哋」。不是甚麼大家族或甚麼甚麼大王,只不過是他父親早年眼光獨到,在新界區買入多個單位及車位,現在保守估計,在港九新界有30多個物業收租。他的「工作」就是收租,上銀行、律師樓搞文件,到近年他爹哋才下放他去睇樓。

他們不單有彈藥,在這種OTC市場,貨源和一手資料非常重要。你跟我看到廣告的已經是一些這批人沒興趣的貨。親身經歷,我現在的單位也是他相熟的經紀介紹,想移民的業主未放盤已經低市價成事。

正如我經常掛在口邊:有錢人不會講月入,更不會交稅。同一道理,所以甚麼連續十一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不吃不喝廿年才可以上樓是一個「爛指標」因為港樓根本不是為普通香港人而起!這固然是一個悲劇,但香港偏偏就是這一個貌似資本自由的悲情城市。

如果沒有新的住宅規管和城市規劃,無產階級及他們的後代只會一世無產。不論黃藍,香港人只會因為政府的無能而無奈離開。

莊逸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