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不惜公帑不斷強迫市民做檢測,但檢測屢見失誤。一名曾到葛量洪醫院紓緩病房探病的家屬初步確診,兩日內檢測結果由陰變陽。院方追蹤發現,其病患家人及病格三名病人無戴好口罩,須隔離檢疫。另有一宗檢測不確定的個案,是一名需到醫院洗腎的26歲女病患。
一名於土瓜灣上鄉道任文員的女子初步確診,感染源頭不明。她居住筲箕灣東旭苑東曉閣,22日有流鼻水病徵,翌日仍繼續上班。其家人在葛量洪醫院紓緩病房留醫,因探訪而隔日做一次檢測,22日檢測是陰性,但23日再做檢測則呈陽性。
該女子本月21日及22日曾到紓緩病房探病,有出示72小時內陰性檢測結果證明,每次逗留半小時,亦有戴口罩。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院方追蹤後發現,該名家屬及同病格三名病人因自身病況無妥善戴好口罩,須隔離檢疫。
另有一名居住元朗朗屏邨的26歲女子,其檢測結果不確定。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患者因需要長期到位於屯門眼科中心1樓的安馨屯門血液透析中心洗腎,而定期接受檢測,對上一次為陰性,但今次結果不確定,「似乎一個測試陰性,一個陽性,入咗院都係陰性,但要等最後結果」。
張竹君承認不確定的個案偶有發生,「間唔中有一、兩宗,佢可能做幾個測試,有啲測試可能陰性,有啲CT值可能37至40幾,喺化驗所唔以確定係陰性定陽性,好多時可能再做多一、兩個測試」。由於患者結果仍不確定,除非其家人有病徵,否則會等到患者確診後才送往檢疫。
天后酒樓御名軒一名36歲女知客早前確診,16日檢測,18日已獲准出院,但衞生防護中心翌日才公佈她確診。該個案同樣經該個案經多次覆檢才確診,遭質疑檢測結果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