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2011年),金朝陽(878)每股NAV 32.6元,股價最高13.47元。此刻,每股NAV 72.7元,10年增長123%,而股價8.8元,則倒退35%,成為市值20億元以上地產股中,PB最低的一隻:0.12倍。
1) 金朝陽靠收購舊樓起家,1997年上市,當年最高市值62億元,今日市值僅25億元。公司主席傅金珠去年12月最後增持,至74.29%。街貨25.71%,所值不過6.2億元。
2) 地產股折讓大到無倫,造就私有化。聯合地產(前056)幾個月前獲大股東以PB 0.33倍成功私有化,新工投資(666)最近獲大股東以PB 0.78倍提私有化,香港建設(190)大股東以PB 0.33倍提私有化。上周,「抽水之王」高山企業(616)亦獲大股東永義(1218)提私有化,只是PB出價低至0.15倍,成功機會極微。
3) 大折讓地產股仔私有化陸續有來,對提私有化的大股東大有好處:節省掛牌費用、過戶費、公關費用;以較低價錢聘用名氣較低的核數師;節省合規部門開支;可免公開一些不想公開的資訊。最實際的,是大股東「賺取大折讓」。且以金朝陽作假想示範。
4) 金朝陽NAV總值206億元,大股東佔74.29%,即佔153億元;小股東佔25.71%,即佔53億元。假設大股東出價PB 0.3倍私有化,先向銀行借入16億元,取得街外股東應佔的53億元資產。完成收購後,賣出53億元資產,清還銀行借款,「淨袋」37億元,就是如此簡單。大股東現時持有的74.29%份,市值只是18.3億元,私有化帶來利潤37億是此數的兩倍!
★金朝陽有私有化誘因,可博私有化,或者應說,金朝陽應考慮私有化。不計憧憬私有化因素,PB若由現時區區的0.12倍,升至仍是區區的0.24倍,代表股價要翻一番。
同場加映:前周一「同場加映」於1.9元薦買魏橋紡織(2698),昨收2.4元,十個交易日下來大升26%,跑贏恒指21個百分點。
魏橋每股NAV 18.6元,每股淨現金8.05元,股價近期升後PB仍不過0.13倍,亦只是折合現金值的30%,有私有化誘因。目標價重溫:6.18元,折合PB 0.33倍。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