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台灣買樓落地生根

有個台灣家●台灣買樓落地生根

最近不約而同, 認識的幾個從香港移民來台灣的家庭,一年內就決定在台灣買樓置業。

當然買樓的決定因人而異,有很多朋友問,在台灣要不要買樓?我們都會建議先不要心急, 因為台灣的東南西北部,居住環境差異很大,初來報到的,又常常因為工作、孩子升學、做生意等因素影響最後定居的地方。加上台灣房租便宜,台灣樓價普遍穩定,升幅不大,感覺早買遲買也沒有太大的分別。

不過時移世易, 隨着已經離開香港、已移民的家庭,開始明白將來選擇再回香港生活的機會已經越來越低的時候,人總是想有個安穩的家,落地生根。或許就是這個原因,令更多初移民到外地的家庭, 已經不作多想,彷彿帶着破釜沉舟的決心,很快便有在台灣置業自住的念頭,「叠埋心水」準備落地長居,安定下來生活。

取得居留證 獲批六成房貸

從前常常有人說,我們這些在台灣沒有信貸紀錄的新住民,連申請一張信用卡也要過五關斬六將,所以如果要向銀行申請房屋貸款絕不容易。不過可能隨着移民來台的香港人增多,聽說現在手持台灣居留證的香港人,申請信用卡的手續已經越來越容易。

最近認識一個剛移民來台灣,取得居留證的家庭,透過台灣的滙豐銀行就可以獲批約樓價五、六成的房屋貸款。另一個剛取得台灣身份證的香港家庭,更可以透過台灣發展商買一手樓,取得八成按揭, 按揭利率才不用兩厘,這和一般台灣人取得的按揭優惠已經大同小異了。

當然在台房貸按揭審批的情況也要看個人的財力,但似乎現在「外地人」要在台灣買樓做房貸的門檻已經調低了很多。可能這個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令更多初移來台的家庭,更有信心在台灣火速置業。

我們在一個新地方,決定要買下一家人要自住的地方,這彷彿都是對那個地方的一個信心指標,相信移民後很快決定置業的家庭,大部份都不是買房來投機炒賣, 雖說相對於香港,在台灣買樓的成本比較低,在很多台灣小區,折合起來四、五百萬港元已經可以買到一個很不錯的電梯別墅,有自己的花園和停車庫。

置業非炒賣 新移民盼安居

那些本來就大富大貴,在全世界都喜歡買樓投資的人就不說了,況且對很多在香港有買樓經驗的人來說,炒賣台灣樓的整體回報也不甚吸引。

大部份移民來台灣的香港人,當初離開香港時可能就需要變賣資產,才有資本移民,移民後還要顧及一家大小的生計,供書教學,一邊要兼顧在台灣做生意,另一邊還要有勇氣和膽量,在台灣許下買樓後供樓的長期承諾,這對於一個初移民家庭來說,確是一個不簡單的決定和負擔。

買樓決定的背後,除了是真的喜歡台灣這個地方,也是希望一家人可以在台灣穩定下來,樓價是否升值,可能已經不是當下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覺得自己回不去也好,不想回去也好,說到底其實大家都只是想安居樂業,重新建家,別無所求了。

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土生土長香港人,三個小男生的媽媽, 2017年舉家移民台灣, 重新出發,在台灣經營着四家餐廳。 著有《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和《移民台灣大作戰》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