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時代的暴走族令你想起甚麼?90後栢軒當年未出世,他認知的,只有KE70──豐田Corolla首款後驅車,是日本暴走族必備座駕,為了擁有這架車齡比他還大的Wagon,栢軒憑自己一雙手、花費共18萬元,將一堆廢鐵起死回生,變成夢想的兇惡神駒。
「見到它時,它已經準備要劏車了,後來我用了兩年時間才完成復修。」28歲的栢軒自小住在西貢鄉郊,外出要靠汽車代步,兒時經常跟隨父親遊車河的他,在澳洲工作時遇上中古車Toyota KE70,這輛日本古董車的機械系統讓他愛不釋手。一次機緣巧合,透過朋友得知香港有一輛KE70 Wagon準備送到劏車場,栢軒不惜豪擲3萬元購入這堆「爛鐵」。
「那時剛好有朋友介紹,說有一輛KE70準備劏車,我便立刻購入,豈料車況極為惡劣。」栢軒三年前收車時,未想過內外情況如此恐怖,內櫳有如垃圾崗,後座的垃圾多得堆至座椅上,包括八十年代的報紙、超市膠袋與吉樽,林林總總當年的日常用品棄置在車內;地毯是黑色的,已看不出原本的顏色。為了徹底清洗全車,栢軒把車廂內所有部件拆去,花了約兩星期清洗地毯及內櫳。
輪到外觀,雖然知道舊時豐田的車身金屬選材低劣,容易生銹,但收車發現有超過一百粒銹點,也感意外。那時他已做過一次燒焊,全車再噴油,可是三年後的今日,香港潮濕天氣仍令外殼再次出現銹點,猶如死症。
KE70在1981年生產,是Corolla系列的首款後驅車。栢軒手上的KE70屬Wagon型號,搭載1300cc 4K引擎。雖然KE70 Sedan是東南亞和日本的飄移賽的常客,然而Wagon在當年推出時只是作貨運用途,車上搭載葉片彈簧懸掛避震系統,最高馬力只有65匹,扭力僅103Nm,操控上當然不如其他避震系統般舒適,駕駛時亦會感到相當顛簸。現時這款Wagon在港的數量少於5輛,Sedan四門約在10輛以內。
「我在YouTube看到日本暴走族車聚的片段,它們的車輛外觀四四方方,裝上頭唇,降低全車高度,並裝上闊身車胎。全車改裝後的樣貌顯得兇惡,沒有原裝般單調。」為了營造暴走族感覺,栢軒選用GTR Skyline頭唇,車頭裝上14″×7J SSR MK2一對車軨,加上置入AE86的絞牙避震,並降低全車高度,造型立即惡起來。「原本想如暴走族般,用上全直出死氣喉,可是聲音過於嘈吵,在車上甚至難以與人談話,所以近期便拜託友人燒去尾鼓。」
為了一手一腳改裝全車,栢軒更上網參考資料,以改善改裝技術,「原裝搭載一座化油器,現時搭載兩座化油器。要調節兩座化油器的平衡,有很多學問,雖然學習時間長,但最後成功了。」KE70和下一代Toyota AE86的底盤有近九成相似,許多零件均可共用,所以栢軒將整個前懸掛器,包括系統懸掛、前懸掛和下搖臂都換上AE86同款部件,更有日本車友稱KE70是四門版的AE86,前後花費約15萬元。
「許多人都問我,為何花3萬元購入如此霉爛的車?因為此車在香港十分少見,我認為是值得的。」栢軒自小居於西貢鄉郊,家人愛車,汽車不但是日常代步工具,更是陪伴他成長的玩具,每輛汽車都具有獨特個性,如今長大了,汽車令他交遊更廣闊。「因為翻新了這部車,認識很多新朋友,交友圈子因此擴大。」Corolla向以價格平實作賣點,在香港隨處可見,但如此獨特的款式,也惹來不少艷羨目光。栢軒閒時在街上泊好愛駒,會有車友上前跟他聊聊當年Corolla的風光歷史。但九十年代改用電腦系統,一上車便可起動,純機械系統的KE70維修費用日漸昂貴,逐漸被淘汰,大多都被棄置於劏車場準備被分屍。
栢軒近年加入位於錦田的Luna Garage,與弟弟和朋友合作經營車房。汽車對於他來說,不但是興趣,更成為賴以為生的工作。充滿想法的他,跟家人一樣,愛把每輛車設計成獨一無二的模樣,「本想過保留原裝,可是我過往每輛車都曾作改動,最終我還不是忍不了手。縱然復修過程辛苦,駕駛着這車時感到的滿足和快樂,千金難買。」
採訪:謝芝琳
攝影:倫星揚、梁苡珊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