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膠樽棄置量單是前年已達15.5億個,即人均每年棄置逾200個膠樽。環保署昨為膠樽生產者責任制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建議向飲料供應商徵費,並要求部份店舖提供「回樽」服務,市民每交回一個膠樽即可獲一毫子回贈。有環保團體建議增加回贈金額,並改為統一徵收膠樽按金。
諮詢文件提出,計劃涵蓋包括容量介乎100毫升至2公升之間的膠樽,但不包括可重複使用的塑膠容器,如飲水機的桶裝水樽,以及膠膜密封、裝珍珠奶茶飲料的膠杯等。計劃亦擬規定售賣膠樽飲品的零售商必須提供回樽及回贈服務,但考慮到本港不少零售店舖空間有限,建議首階段只要求具一定規模的店舖提供回樽服務,例如樓面面積不少於200平方米的店舖。
市民在指定地方交回膠樽即可獲每樽一毫子的回贈。政府考慮採取適當措施查驗容器上條碼以杜絕欺詐。
環保署建議按「污染者自付」原則,向飲料供應商收取「循環再造徵費」,徵費水平會據計劃的行政開支及市民的回贈釐定,其中回收費會按膠樽的容量計算,初步估算一個500毫升膠樽的循環再造徵費約為五毫至六毫半。環保署指部份供應商已自行安排回收膠樽,建議視乎情況減收徵費。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批評回贈金額過低,難以鼓勵回收。他又指諮詢文件未有定出目標回收率,日後難評估成效,建議政府以每個膠樽按金五毫為起點,相信可將回收率提升至七成或以上。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則認為計劃難達致源頭減廢,建議購買膠樽飲品時統一徵收五毫膠樽按金,消費者回收時方會歸還,除可增回收誘因,亦可令消費者意識到購買膠樽飲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