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自以為比鄧小平高明的政客(李平)

蘋論 :自以為比鄧小平高明的政客(李平)

上周五(2月19日)是中共元老鄧小平逝世24周年,官方未舉行紀念活動,但翌日就高調紀念前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誕辰100周年,並與中共正大張旗鼓推行的黨史教育相呼應,昨日更舉辦所謂愛國者治港研討會,重新詮釋鄧小平「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原則,試圖透過修訂治港者標準、選舉規則,以完全操控香港的立法會、特首。一班自以為比鄧小平高明的中共官員,可以讓林鄭政府和親共政客俯首貼耳,豈能讓國際社會相信香港還有一國兩制?

以兩個凡是呼喚兩個維護

中共紀念已故領導人的冥壽、忌日有逢十逢百大做的慣例。今年官方沒有紀念鄧小平的活動,但上周六就為華國鋒舉行高規格紀念座談會,目的無非是要以華國鋒「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維護毛澤東權威的忠誠,呼喚全黨「兩個維護(維護習近平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新忠誠。

當日,中共還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央視新聞聯播用了15分鐘播報習近平的講話。這是習主政以來第五次黨內教育活動,要求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目的無非是要提升習近平思想的歷史地位、確保習近平核心地位永續。

至於鄧小平逝世24周年,網絡上不乏〈鄧小平的偉大在於:對內不折騰、對外有謀略〉等悼念文章。但在當今領導人眼中,鄧小平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的一國兩制方針,既不能展現習近平時代強起來的成就,更不如習近平思想能從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的預見性、創造性。說白了,鄧小平多番親口向港人承諾的一國兩制,已同《中英聯合聲明》一樣成為過時的歷史文件。

因此,官方舉辦所謂愛國者治港研討會,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宣示新的愛國者標準和選舉規則。可笑的是,他們有膽把鄧小平的「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篡改為「愛國者治港」,卻沒膽放棄鄧小平的旗號、放棄《基本法》。這兩者不只是文字上的差別,更是政治包容、政治自信、政治智慧的差別。

自欺欺人不是高明是奸詐

「以愛國者為主體」治港,顯然包括非愛國者,既包括非中國籍的公務員、立法會議員、法官,更包括愛國不愛黨的民主派。中共如今視港人對其批評為攻擊中央、也不容港人批評社會主義制度,但鄧小平的原話是:「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左翼的當然要有,盡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些中間的人。這樣,各方面人的心情會舒暢一些。(〈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他還說,可以容許台灣駐港機構存在,也可以罵共產黨,「我們不怕他們罵,共產黨是罵不倒的」。

如今號稱強起來的中共,為甚麼反而孱弱到擔心被罵倒,擔心「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會危害中國的安全、發展利益?這就是所謂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中英聯合聲明》是中英一代政治偉人智慧的較量和妥協的產物,《基本法》是中國一代政治領袖的見識的產物,豈是某些自以為比鄧小平高明的中共領導人、御用學者、擦鞋官員所能悟透、執行的?他們公然篡改鄧小平對一國兩制的定義、闡釋,又要打着鄧小平的旗號,以利用國際社會對他的尊崇。如此自欺欺人,不是政治智慧、政治手腕高明,而是奸詐、無恥。

鄧小平生前未能一圓到香港看看的願望是憾事,如果他知道苦心擘劃的一國兩制被折騰成如此模樣,九泉之下豈能安息?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