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重創本港零售,拖累香港連續6個月處於通縮狀態,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終迎來1.9%的正增長。有分析認為,香港剛脫離第四波疫情,經濟狀況不會太明朗,若下半年經濟向好,整體會出現溫和通脹。
據政府統計處解釋,升幅主因去年1月政府代繳公屋租金,及房協豁免乙類屋邨租戶三分二租金,導致比較基數較低。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今年1月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電力、燃氣及水,上升19.1%;住屋升6.1%。至於錄得跌幅的分別是交通,跌3.1%;衣履及耐用品分別跌2.6%及1.8%。
政府發言人表示,1月基本消費物價跌0.5%,原因是去年農曆新年於1月來臨,較今年2月為早,令食品價因比較基數高錄得跌幅。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因應香港剛脫離第四波疫情,經濟仍不會太明朗,若下半年經濟向好,再加上基數效應,整體會出現溫和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