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香港電台算了 (劉細良)

解散香港電台算了 (劉細良)

政府發表「港台整改」報告,狂轟六大缺失,彷彿一夜間港台管治失效,積習難改。2006年曾蔭權派政務官傅小慧空降港台,大家記得嗎?公眾或者忘記了,但那時邱騰華出任新聞處長,應該很清楚。這是整治港台第一步,第二步是阻止從港台出身的專業人員升任廣播處長,正式空降政務官鄧忍光出任處長四年,再出動審計署對港台進行衡工量值找錯處,終於在2018年10月 就港台提供廣播節目發表《審計署署長第七十一號報告書》,而這時公開招聘的新廣播處長,已經由建制派傳媒人、前亞視副新聞總監梁家榮接任,展開了審計署報告為核心的第二階段「整改行動」,似乎經過了十年的整治,港台由公共廣播收服成為了喉舌官媒。

2019年林鄭搞出個反送中運動,霎時間一切又打回原形,港台成為政權眼中釘,包括記者利君雅丶揭露元朗黑夜的《鏗鏘集》丶諷刺警察的《頭條新聞》丶《議事論事》。政府第一步是閹割港台的影響力,TVB在政府縱容下自行決定停止播放港台節目,2020年3月4日通訊局公佈撤銷向免費電視持牌機構發出須播放港台節目的指示。然後就使出了撒手鐧,在2020年7月成立專責小組,檢討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上星期發表檢討報告,目的就是對港台展開大批判,並將大權集於空降政務官新任廣播處長之手,令港台完成集權化丶喉舌化及部門化,公共廣播機構角色壽終正寢。邱騰華指,形容港台是政府喉舌並非一個合適說法,他重申編輯自主並非不受限制,「係咪有編輯自主,等於做錯咗嘢,我哋唔掂得、唔批評得?」他認為港台兩個身份無法拆開,「如果單單當佢係政府部門,就要唯命是從,呢個唔係約章精神;如果話編輯自主,冇任何框架約束,都違反港台嘅工作目標」。

港台有病,定係政府有病

今日如果港台真的是個「冇任何框架約束」的獨立王國,那麼就是傅小慧丶鄧忍光丶邱騰華失職,他們十多年來整治港台,竟然仍容許港台以一個獨立王國方式存在?如果港台如局長所言「唔掂得」,那麼由2006年傅小慧空降開始,經過鄧忍光整頓,指示審計署發重炮狂轟丶TVB拒播削其影響力,這些動作是誰決定?實際上自1998年徐四民兩會炮轟之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干預港台運作,但干預越大越失民心。而近年政府施政也走向劣質化,與主流民意為敵,政府民望江河日下,於是香港電台就成了磨心,也變成了港人治港失敗的代罪羔羊!特區政府擁有絕對獨裁權力,竟然會對一個記者利君雅既懼且恨,要公然施壓除之而後快,對一個諷刺時弊的《頭條新聞》,糾纏廿年不休,誓要鏟除。究竟係港台有病,定係政府有病,香港人睇得好清楚!

資訊科技在這廿年間,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革命,但在香港政府眼中,仍然只盯着《頭條新聞》丶利君雅丶《議事論事》,用放大鏡去找錯處,這才是真正的失敗。其實,不如簡單啲,摺埋香港電台,省回納稅人金錢算了,因為所謂「港台問題」歷時廿年,不過是為了多一個官方喉舌,實在虛耗光陰。香港傳媒由TVB丶收費電視,到大小報紙都已經變了喉舌,即使明天多了幾個港台節目助拳作官宣,林鄭還不是七成反對率,實在幫不了多少。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