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近日略為緩和,的士業界即加車租。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早前通過建議,日更及夜更市區的士與新界的士全日車租加兩成至四成半,最高達520元,即日生效。業界憂慮營業額未能抵銷車租,司機寧願停業,市民截車或受影響。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認為今次不算加租,因未爆發疫情前,市區日更的士車租日更460元、夜更410元,惟去年爆疫後,因限聚令及社會環境不好等,車主曾調低車租,市區的士車租減至日更300元、夜更200元。
現時公務員復工、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因此將市區的士日更車租調整至360元、夜更290元,增幅分別為20%和45%。至於新界的士,疫情前車租全日680元,疫情後減租至400元,現時調整至520元,增幅三成。他指新車租只是疫情前約70%至80%,希望司機體諒,車主或商會已收少租足足一年,加上保險費等加價,「車主都要供會」。
2017年起,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起錶價一直凍結。現時仍駕駛市區的士的汽總九龍分會副主任杜燊棠指,今次車租加幅「都幾多」,新界的士尤甚。他指360元車租對早更司機不是細數目,早前二人限聚令,扣除油錢和車租日更司機每日只得300至400元收入;夜更司機因沒晚市堂食生意更差,每晚僅200至300元收入,「司機都寧願唔開工,捱更抵夜搵咁少,開工盞嘥氣」。
杜指車租調整無可厚非,但自年初七放寬措施後只有數天,認為「加得比較急。聽日(今日)開始嘅話,呢個營業額未必可以一下子提升到咁多」,盼車主或車行可酌情逐步調整車租,亦期望晚市重開可挽救生意,「至怕生意額cover唔到車租」。
逾十年駕駛的士經驗的林先生就形容加車租好貴,「陰乾司機」。他指自疫情爆發後,不少同行已轉為兼職司機,平日從事物流或送外賣,收入比正職的士司機更佳。扣除車租、油錢後,林說收入已所剩無幾,若再加車租,是「唔值得博」,料市面的士供應會因此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