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本現實:美國經濟、金融傑出人才都在華爾街從事金融工作;中國優秀的金融人才都在央行、銀保監和證監會系統從事監管,中國各大國有銀行高管都是這一行二會派去的。這跟兩國文化觀密切相關,美國是學而優則商;中國是學而優則仕。這也引發另一個現象,華爾街金融精英總能逃過金融監管「創新」過度,引發危機後才會被財政、美聯儲、金融監管當局處理;中國金融監管當局一般都能在引發金融、經濟危機之前扼殺危機,當然,也會扼殺部份創新。
欲了解中國金融監管,郭樹清的職務十分有意思。他曾任省長、證監會主席、央行副行長、建行董事長等職務後,在2017年獲得銀監會主席任命,2018年3月成為中國銀保監會主席、並兼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監會與保監會合並本身就是金融排雷重要一步,規避了之前保險公司套用銀行資金進行股權投資等風險,銀保監與央行之前也有間隙,在經濟下滑之際,央行執行當局任務一般要求商業銀行放貸、然而銀保監一般從風險角度考慮會天然排斥。而郭身兼二職,溝通與協調統一性大大增強,有利金融行業的全面清理與定點爆破。
2020年底之前,由於對P2P監管不力等原因導致其野蠻生長,事故不斷,郭樹清在2018年6月陸家嘴論壇發出全面清理明確訊號。從2006年開始後的14年裏先後有1萬多家P2P上線,高峯時同時有5,000多家運營,年交易規模約3萬億元,壞賬損失率很高,老闆跑路絡繹不絕暴雷聲此起彼伏。通過持續清理整頓,到2020年11月中旬,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全部歸零。同時,對網貸進行嚴格風險管控。由於中國是間接融資為主的經濟體,銀行最為重要,而對嚴重問題銀行只能定點清理方能確保金融體系穩定。2019年5月2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公告,指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決定即日起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有關業務由建設銀行託管。2020年11月23日,銀保監會批准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同日,包商銀行進入司法破產程序。處置包商銀行並未引發系統性恐慌與擠兌,可以算得上處置較為成功,也為處置其他有問題銀行積累了經驗。根本上解決房地產灰犀牛難題,郭樹清和易剛都在多篇文章和講話中談到房價過高傷害影響到實體經濟問題,自去年以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而非瞎折騰的調控:對房地產企業設置三條紅線、對銀行涉房貸款五類管理、房地產稅在上海全面推行等,從根源上遏制住房價再度瘋漲之可能。
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是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隨着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房地產全面整肅,央行報告顯示,資金從房地產和金融空轉轉入實體經濟利率也長期下行。金融行業逐步走向合規與穩定對經濟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經歷了上半年新冠疫情流行、下半年多個省區爆發洪災嚴峻考驗、全年經濟如預期實現正增長,算是通過了較為極端的壓力測試。由於中國建立世界工廠耗時40年,全球產業鏈最完整,新冠疫情比西方早控制住一個季度,出口依然強勁,這是拉動中國經濟支柱之一。
影響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中美關係。拜登對中國策略顯然比奧巴馬、克林頓更軟,甚至找不到方向。所謂聯合盟友圍堵中國,法國和德國公開表示不跟美國選邊站。拜登雖不敢貿然取消特朗普施加的對華高關稅,在經濟遏制方面,他和他的團隊亦無新招。拜登經濟政策只能讓美國企業再次出走或關門,美製造業再次衰落可期,China welcomes you!中國經濟在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之前當無外憂。
賀江兵
中國金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