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武漢肺炎確診宗數連升三日,昨日新增20宗個案,是農曆年假後的新高,當中19宗屬本地個案,六宗源頭不明,初步確診約十多宗。其中筲箕灣明愛樂義學校再多一名學生、一名替假社工和兩名學生家長確診,另有兩名員工初步確診,該群組累計七人染疫。當中確診社工曾到大埔匡智松嶺第二校工作,該校最少16名學生及員工須隔離檢疫。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指出,13宗本地關連個案中,四宗涉及明愛樂義學校,分別是14歲男寄宿生(第10832號)、他的兩名家人(第10850號及10851號)、13歲男寄宿生(第10863號)及33歲男社工(第10864號),該校另有兩名員工亦初步確診,群組累計七人中招。
翻查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最早確診的14歲男寄宿生2月14日發病,其兩名確診家人分別是46歲女子及85歲女子,亦先後2月18及19日發病;另一確診的13歲男寄宿生無病徵;至於確診的男社工2月12日咳嗽,是群組內最早發病的人士,他2月9至12日到明愛樂義學校替假工作,2月13至15日到大埔頌雅路匡智松嶺第二校工作,由於他發病後繼續上班,匡智六位學生及十多名員工須隔離檢疫。
被問到染疫社工會否是群組的感染源頭,張竹君表示,患者雖是較早發病,但未必一定是源頭,「亦有可能其他人更早發病,但因為已康復而未能搵到」。
明愛樂義學校郭校長回應本報查詢時指,確診社工2月9日起到該校做替工,當日與早前確診的14歲學生有接觸。該社工負責為中度智障學生提供訓練,每班約10名學生,學生長時間戴口罩,亦不涉餵食等情況。初步確診的兩名職員分別是宿舍社工和清潔員工,均在中度智障學部工作。
張竹君又指,近日個案於農曆新年前後均有食飯或拜年活動,而且源頭不明個案比例高,意味社區傳播仍未清。她又稱近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疫情有機會反彈,呼籲市民出外活動可免則免,即使外出聚會盡量縮短時間及減少人數。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亦指出,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最近連升四天,反映團年及拜年聚會增加傳播風險,亦顯示飲食從業員踴躍參與檢測後,揪出一些個案。他呼籲市民不要「報復式消費或外出」,否則第四波疫情未必能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