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如我,看《消失的情人節》看到最後一幕時,竟然感動到眼濕濕——這絕對是近年最感動我的愛情片。「感動」二字已變得太廉價?在連情人節都可以被禁堂食撐枱腳的一年,感動再平凡再廉價,也是難能可貴。
撰文:月巴氏
故事一開始,拋出一個呼應片名的謎團:情人節為甚麼會突然消失?
負責解謎的人,楊曉淇。楊曉淇,一個天生做任何事都比別人快一秒的女子,終於活到30歲了,成為一個典型平凡女子,樣貌平凡,份工平凡,每天就是在郵局幫不同類別的客人寄信,有些只來一次,自然過目即忘,唯獨有一個,每日都來,想忘也忘不了,但楊曉淇就算記得,都只是記得對方的怪。平凡的她,可不像坐隔籬位的甜美嗲聲同事成日有人約,收工後,求其買點外賣,回到自己那單人公寓,食住外賣,孤單地聽電台節目,癡癡期盼情人節,期盼自己可以度過一個有情人的情人節。
話咁快就遇到了。對方是在公園專門教授不同年齡女性跳舞的靚仔老師,他似乎也喜歡楊曉淇,否則便不會專登去楊曉淇打工的郵局,不會約她在情人節前夕看電影,更不會約定她在情人節正日,組隊參加甚麼情侶默契大賽——參加得比賽,即是確認二人的情侶關係。
正式踏入情人節那一天,開心到痹的楊曉淇,為自己挑選了一套靚衫,甜笑着出門,甜笑住搭車,點知——當她醒來時,發現本來今天應該好高興的情人節,已經變成昨天,完美地消失了;離奇在她的臉和手臂,被太陽曬到通紅,而更離奇的是,她竟然在某間曬相舖櫥窗看見自己一張明明沒有影過的相,相中的自己正甜笑,身上穿的正是她為自己挑選的情人節戰衣。
以上,是《消失的情人節》前半part,陳玉勳借一個渴望愛的平凡女子(這個女子交由不算太靚的李霈瑜飾演,太夾了),說了一則帶有少少苦澀的輕喜劇,但同時,也是一個日常推理——有關愛情的推理。當她努力為自己解開情人節憑空消失之謎的同時,陳玉勳把視點放在一個男子,一個默默守候、守護楊曉淇的男子;這個男子,便是每天風雨不改去楊曉淇打工的郵局,找楊曉淇為自己黏郵票寄信的怪男子。這part故事,名叫「消失的情節」,這個消失了的情節,絕對不能爆劇情。
只能說,除非你完全無情,陳玉勳寫的這個故事,必定能夠牽動你的情緒:由一開始的苦澀輕喜劇,讓我們笑看一個渴望愛的女子跌跌撞撞,然後步向迷離,大膽地以一個魔幻主義的變調,引向後半部真相大白,真相讓我們感動,卻又苦楚;然後,到了最後一幕,到了一個又喊又笑的境地。這一對平凡浮世男女,展示了愛情種種附帶行為和衍生的心情:單戀、暗戀、癡戀、等待、期盼、喜悅、落空、患得患失、失而復得……
一個有情人的節日,可以消失,但真正對你有情的人,絕對不會消失。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