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副作用成為港人對接種武肺疫苗的最大疑慮,港府就計劃為武肺疫苗接種成立10億元的保障基金,若市民接種疫苗後產生嚴重異常副作用,獲得醫生證明,而專家委員會亦未能排除與接種武肺疫苗有關,受影響人士向藥廠提出訴訟前,可從保障基金預先獲得一筆過款項,死者最高可獲250萬元,傷者最高可獲300萬元。本報發現坊間至少七間保險公司提供疫苗保險,身故最高賠償僅20萬元。
記者:關冠麒 梁浩揮 劉詩敏
一海之隔,澳門則決定為接種的巿民購買團體保險,費用由政府支付。該份保險保障所有16至85歲接種政府疫苗的人士,如因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副作用所引致的身故或完全及永久傷殘,每人可獲賠償最高100萬元,但70歲以上人士的保額會少一半。投保年期一年,接種疫苗後三個月內有效。同時,澳門政府會負責所有因接種疫苗而出現不良反應或副作用的醫療服務。
港府保護市民力度遠遜澳門,禮失求諸野,港人是否可以尋求市場上的保障?坊間最少有七間保險公司近期亦推出有關疫苗副作用的保險計劃,供擬接種的顧客免費登記,或為公司本身的保險客戶免費提供額外保障。
部份計劃的保障範圍更不限於武肺疫苗,在登記期內接種其他疫苗亦可獲得保障。但這些免費保險賠償額有限,若接種後住院,每日可獲賠700至1,200元,大部份上限為10至14天,只有保柏的上限長達45天。此外,即使身故或留醫深切治療部,這些計劃最高只可獲10萬元至20萬元賠償。
保誠的疫苗保險計劃同時提供武肺確診賠償。在保障期內如不幸染疫並被衞生署確定為本地個案,不論有否注射疫苗,每名登記人和同住子女可申請「一次性抗疫資助」,金額一萬元。保柏的原有客戶如因武肺入院,亦可每日獲額外800元賠償。
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提示,大部份一般醫療保單的不保事項都包括「預防性治療」,而接種疫苗亦屬預防性治療範疇,因此有可能不受保障,但自願醫保計劃受政府規範之下,並沒有列預防性治療為不保事項,因此自願醫保客戶如因接種疫苗而入院,應可獲得賠償。
劉佩玲建議公眾接種疫苗前,應檢查自己的保單或聯絡代理人,了解自己是否已經受保。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