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家吃飯,他兒子見到滿滿一碗飯,便跟父親說:「飯太多了。」我跟他說:「你爸爸辛辛苦苦賺錢不過是為了一口飯,讓他吃吧。」
也不知何時開始,吃飯吃多了一些,會有罪咎感,不說那些已經把米飯當成毒藥的極端份子,即使尋常胃口,偶爾吃多一碗飯,也會悚然心驚,好像做錯了什麼事情。
這自然又是拜專家們的專業知識所賜,「知識份子群」的擴大,必定疑雲陡生,必定這也不可那也不許,不然就不能長命百歲了。這類「疑心知識份子」又都是熱心人,喜歡熱心傳播其實自己也一知半解的知識,由於傳播的熱誠,自也有連一知半解都沒有的人將他們傳播的「知識」奉為綸音玉旨。「知識」說米飯是毒藥,信以為真的人多吃了兩口,就會心驚,好像第二天就會撒尿帶糖了。
多麼懷念可以歡快吃飯的日子啊!那時候在餐桌上端起一碗大米飯,那種欣慰甚至感恩的情景是多麼令人神往,一句話「開飯啦!」是那麼令人動情,牽動的是一日辛勞甚至一世辛勞換回來的生活價值,潛移默化,變成開飯的欣喜。那時候,如果有人叫你少吃一碗飯,那叫刻薄,到了今天,卻變成了關懷,關懷得「粒粒皆心驚」。這口飯,也越來越難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