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前一年都去幾次(深圳),同個女成日去食,𠵱家好掛住酸菜魚。」疫情下不少港人無法回深圳品嚐美食,有家住屯門的新移民主婦在親友介紹下,首次透過「優鮮匯」以308元人民幣,團購一份三至四人份量的酸菜魚,她直言價格比深圳門市「土豪版」的250元人民幣貴,但能回味家鄉味道也不會計較。對於平台有售的冰鮮肉,她卻擔心不新鮮,故不會選購:「都係即場食好啲!」
另一食客則直言對「優鮮匯」的運送和保存情況所知不多,她指運來的酸菜魚不是真空包裝,只有膠盒,但照食落肚,「朋友食過話好食,唔會變壞,整返熱係好食㗎!」不過記者查看平台留言,發現過去不少客人曾投訴食物變壞、變爛,「我的三包橙子幾乎都是爛的,吃起來都有酒味,發酵了」、「哈密瓜很難吃,有一股酒味,整個丟了」,客服最後退款了事。
網購食物發霉、變壞新聞屢見不鮮,早前就有人在淘寶買麵包,結果等了超過一星期才集運到港,一開箱竟發現所有麵包發霉;也有人淘寶買番薯,結果全部變爛,連包裝紙箱也破爛,與番薯融為一體。
有人對內地團購跨境外賣趨之若鶩,亦有不少港人對此卻步,何生何太聽到團購內地食物即耍手擰頭:「唔敢呀!好恐怖,尤其係海鮮,運落嚟都一兩日啦,都變(壞)晒啦!」另一巿民麥先生則認為,親眼挑選現貨相對可靠,疫情嚴重之時,寧在網上購買速遞快餐,亦不願團購內地食材。而巿民陸小姐就質疑內地直送食物到港的合法性,「唔知佢合唔合法,驚真係出事嘅話追究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