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前因內地介入,購買BioNTech武肺疫苗受阻,當局昨通過緊急授權,使用英國阿斯利康研製的牛津疫苗。20萬劑疫苗最快本周運抵台灣,預計最快3月開打。另一方面,內地接種疫苗如火如荼,已針對重點群眾接種超過4,000萬劑疫苗。國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稱,內地疫情已處於「最後的撲滅階段」。
台灣透過世衞疫苗公平分配計劃(COVAX),取得的首批20萬劑牛津疫苗,昨早通過緊急使用授權。按照一般程序,疫苗抵台後必須進行檢驗,不過考慮到疫情緊急,廠方提供完整資料後,最快可在抵台後七天接種。
防疫人員、醫護及機場人員是優先接種人群。歐洲多國有醫護人員接種後,出現發高燒、頭痛等副作用,法國、瑞典等部份地區已暫緩使用,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方高度重視,會持續留意外國相關做法和數據,若出現較嚴重狀況,不排除停止接種。有台灣醫生對疫苗仍然持觀望態度,表示醫護打牛津疫苗意願可能不高,一來是台灣疫情平穩,加上效果未如莫德納疫苗理想,難免擔心「白打一針」。
不過搶購疫苗並非一帆風順,早前台灣透過COVAX向BioNTech購買500萬劑疫苗,最終因內地介入而生變,無法簽訂合約。總統蔡英文很快打下「定心針」,公佈政府從多源頭購入疫苗,包括與美國莫德納簽約以及透過COVAX計劃,合共取得1981萬劑。
正當台灣搶購疫苗受阻之時,內地疫苗接種進行得如火如荼。國家衞健委日前曾公佈,截至本月9日,已為全國重點人群接種4,052萬劑次疫苗。國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昨亦透露,截至本月3日前,內地已接種3,100萬劑疫苗,主要對象是一線醫護人員、海外工作人員等,而且不良反應率不高於流感疫苗,證明疫苗的安全性。
在深圳,有基層防疫人員向本報指出,12月底已被劃分為「重點人群」接種,由單位統一安排接種,不能夠自行選擇疫苗品牌,「安排甚麼打甚麼」。但被問到打的是甚麼牌子,他連名字也說不出,只記得「一個武漢的,一個北京的」。亦有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深圳尚未開放民眾接種,政府人員接種都是屬於自願報名,「有人不敢打,也有人後悔不打」,但他相信「沒甚麼副作用,有的話怎麼會大規模接種呢?」目前國內大部份地區的接種計劃,針對出國人員等重點人群,唯獨北京市各區在春節後,開始進行社區接種。
疫情方面,內地目前連續五日沒有新增本土個案,高福指,去年底至今年初,河北、吉林、黑龍江三省的農村地區出現大規模地方疫情,共報告逾2,000宗個案,最終疫情得到控制,認為內地現處於「最後的撲滅階段」。
台灣蘋果新聞網/《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