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採最新納米技術

BNT採最新納米技術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要預防病菌、病毒引致的疾病,疫苗長久以來都是醫學界常用手段。基本原理是在人體感染病毒前,事先將已弱化、無致病能力的病毒或病毒一部份,注射入人體,刺激免疫系統,來一場「軍事演習」。免疫系統經過「演習」後,會演習得對抗該種病毒的能力,製造適用的抗體,阻止病毒感染細胞。

武肺病毒依賴表面的S蛋白入侵細胞,而S蛋白亦是刺激免疫系統的最主要部份。因此大部份藥廠都以武肺病毒本身或S蛋白作為基礎,研製武肺疫苗。

政府採購的疫苗均以不同技術開發。中國科興屬滅活疫苗,利用化學方法消除病毒致病性,但保有刺激免疫系統能力,注射後仍能引發免疫反應。滅活疫苗歷史較悠久和普及,小兒麻痹、瘋狗症、破傷風等常見疫苗均以此技術製造。

牛津疫苗則是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究人員將S蛋白基因透過基因工程放入無複製能力、極低致病性的腺病毒之中,腺病毒會將S蛋白基因帶入細胞,細胞再自行製造S蛋白,刺激免疫細胞,以引發對抗武肺病毒的免疫反應。此技術過去常用於基因治療。除一款用於動物身上預防瘋狗症的疫苗,以往未有人用腺病毒載體疫苗產品推出市場。

BNT疫苗利用更創新的mRNA技術。mRNA是基因「繙譯」成蛋白前的「抄錄本」,體積較基因更細。研究人員以納米夥粒承載S蛋白的mRNA,納米夥粒進入人體細胞後,細胞就可直接製造S蛋白,引發免疫反應。mRNA疫苗與腺病毒載體疫苗一樣,過去從未有同類型產品大量生產。雖然牛津和BNT疫苗同樣利用病毒的遺傳因子製造,但mRNA和S蛋白基因都不會進入承載人體基因的細胞核,不可能改變人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