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疫苗數據 BioNTech較可取 有效率統計 科興肥佬

三款疫苗數據 BioNTech較可取 
有效率統計 科興肥佬

【本報訊】武肺疫苗接種計劃即將展開,港府分別向中國復星代理的德國BioNTech(BNT)、英國牛津/阿斯利康和中國科興三個廠商,各採購750萬劑武肺疫苗。當中BNT和科興已獲政府批准緊急使用,而牛津則未有審批時間表。

根據各疫苗在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初步或中期結果,對預防武漢肺炎整體有效率分別為BNT的95%、牛津70.4%和科興50.6%。牛津在試驗中曾調整過劑量,在首劑以低劑量注射的情況下,有效率可達90%,較首劑注射標準劑量的有效率高28%。與BNT和牛津不同,科興的第三期數據未經學術期刊作同行評審,只曾經由政府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討論。

連月來的民意調查均顯示,願意接種政府提供疫苗的港人比例不高。當多個西方國家的接種計劃已進行得如火如荼,亦有傳染病專家一再提倡疫苗是終止這場疫症的關鍵,到底打唔打、或者打邊隻好?本報製作圖表並徵詢疫苗和藥劑學者意見,分析三款疫苗的各項數據,解釋疫苗背後原理,幫助讀者選擇,不用人云亦云。

記者:關冠麒

疫苗臨床試驗會將參與者分為人數相若的兩組人,一組注射開發中的武肺疫苗,另一組注射無疫苗成份的安慰劑,比較兩組最終感染武漢肺炎的人數,就可換算出疫苗有效率。以BNT疫苗為例,安慰劑組別共有162人感染武漢肺炎,疫苗組別僅八人染病,以每名參與者的跟進時間作調整後,得出有效率95%。

置信區間較世衞標準低

值得注意的是,三款疫苗的臨床試驗中,參加者都必須出現最少一種武肺病徵,並經核酸檢測確認陽性,才被判定為染病。換言之,以上疫苗有效率與無症狀感染無關。

專家委員會曾指出,科興的第三期試驗中有約1,500人以21日以上的間距(一般為14日)接種兩劑疫苗或安慰劑,得出有效率62.3%,較整體高超過一成,因此建議公眾相隔28日接種第二針。但根據專家委員會的報告,這個有效率的95%置信區間(95%CI)為13.91-83.51%,其下限較世衞對武肺疫苗設立的標準為低(95%CI 最低下限為30%),在統計學上並不及格。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持久力最少幾個月

疫苗預防疾病的能力並非終身,會隨時間下降,但武肺疫苗可維持多久?由於武肺疫苗的臨床試驗時間短,各藥廠都未有最終數據公佈。薛達舉例與BNT一樣同屬mRNA疫苗的莫德納 (Moderna)疫苗,其臨床數據追蹤至接種後四個月,抗體指數仍維持高水平,莫德納的CEO更估計可維持最少一年,薛達認為估算合理。至於牛津和科興則無類似數據作參考,但薛達認為「幾個月一定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