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顧問專家委員會推薦在港使用中國科興疫苗後,衞生署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前日亦同意讓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科興疫苗。但聯合科學委員會昨凌晨上載的暫擬共識建議報告顯示,一眾專家對接種武肺疫苗的取態卻相當保守。委員會承認科興對長者的有效率至今仍然缺乏科學實證,更稱現時亦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能減低病毒傳播,群體免疫短期內未必可期。委員會明言,即使香港有疫苗,各種防疫措施仍要繼續。
聯合委員會在昨日凌晨發表的報告中表示,雖然現時的武肺疫苗均屬安全和有效,但暫時仍缺乏證據證明接種疫苗能預防病毒傳播,加上疫苗的供應有限,群體免疫在短期內仍難實現。
委員會認為,除了疫苗,亦要配合非藥物的預防措施才能獲得對武肺病毒的最大保護,因此保持社交距離、手衞生、佩戴口罩等現有的防疫措施,無論有否接種疫苗,公眾都必須繼續進行,任何改變都應循序漸進,並且仔細監察其效果。疫苗供應若有延誤或接種率不足,都將意味着防疫措施需要繼續延長。
聯合委員會前日耗費了四小時討論科興疫苗的應用詳情,主席之一的劉宇隆在記者會回應如何選擇疫苗時明言是「一種感覺來㗎啫」。報告一方面指出疫苗「效益一般而言高於不接種任何疫苗的風險」,但同時又指出,雖然科興疫苗在第一、二期臨床試驗中,對60歲或以上人士安全而且能誘發免疫力,但在第三期試驗中,因長者人數太少而缺乏有效率數據,對長者的有效率「至今缺乏科學實證」。
根據早前顧問專家委員會的報告顯示,科興疫苗在第三期試驗中有419名60歲或以上長者接受過兩劑注射,其有效率為51.11%,但95%置信區間的下限只得-166.93%,遠低於世衞對下限要高於30%的要求,因此長者的有效率數值在統計學上並無意義。
有知情人士透露,會上有委員對科興數據不足提出疑問,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其效用,擔心大批接種後有效率更差。不過也有委員認為科興是做研究做得差,大批接種後相信會有足夠數據證明其效用。委員衡量建議或不建議長者接種科興兩個情景,認為始終有長者想接種科興,若無選擇,他們可能不接種疫苗,影響整體接種率,故最終仍建議注射。新聞稿上以清晰字眼表明科興數據不足,令所有委員會都「啃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