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與自由 - 吳靄儀

方便與自由 - 吳靄儀

特區政府千方百計,要市民提供個人資料紀錄行蹤,最新做法是趁疫情,推出逐步逼人裝置「安心出行」,威逼利誘,進入政府大樓、辦事處、使用政府服務,必須下載「安心出行」二維碼;不然就要登記個人資料供查。有黃店早前告示顧客,我們不得不要求顧客掃,但顧客有自由選擇掃不掃。現在利誘:要放寬二人一枱至4人麼?要延長營業至10時麼?就得確保堂吃客人掃描二維碼或登記個人資料。有些食肆不願妥協,寧願放棄4人一枱,放棄夜市。有人索性健身室關門也不願要求顧客「安心出行」。

林鄭宣布「安心出行」程式累積下載量已逾100萬次,表示高興。過年時,大批市民到車公廟拜神,亦大量下載毫不猶豫。香港大部分市民方便為先,不太注重保障個人資料為公家取得,一向如此,近年才態度變得慎重,也是拜林鄭所賜。我個人寧願犧牲方便也不願棄守個人資料,因為這從來不止是事關「私隱」,而是涉及行動及個人自由、不受政府監視控制的自由。

多年前,政府要通過法例取消舊身分證,代之以「智能身分證」,提出種種方便例如過關、可用作圖書證等等,一證通行,省卻麻煩。整個立法會,就只有本人斬釘截鐵反對,因為這不但大大提高行政機關的製造情報功能,而且由於法例規定市民要隨身攜帶身分證,警察有權隨時要求出示,這張智能身分證隨時成為追蹤儀——會不會、幾時會,市民大眾無法知道。除非有真正獨立的個人資料監管機構能管制行政機關窺探、搜集、操控個人資料,否則任何立法要政府自動遵守也是笑話。結果,法例果然順利通過,而我們的「私隱專員公署」只是笑話。全民換證,立法會議員有特權優先辦理,我不睬,到法例規定的死線才去辦。入境處的職員發現本人「尊貴」的身分,問我為何要等到同一般市民排隊輪候。我解釋我為何反對智能身分證,那位先生居然很耐心聽,覺得我的看法很新鮮!

方便與自由往往不兩立,但兩者在特區比拼,前者一定贏。比如早幾年高鐵「一地兩檢」,我覺得大陸當局入侵特區自治、港人香港境內自由,死力反對,但敵不過貪方便快捷的一方。理由永遠是一樣:政府要做,你反對也無用,政府要探取你的個人資料隨時也可以做到。我不明白的是,why make it easy?為何要方便他們做?

林鄭政府終於讓更多人明白危險了,不信任、不忿讓政府予取予攜,寧願不方便,也要自由得一天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