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了解跨境外賣流程,記者連日通宵直擊,發現每日凌晨,一架中港跨境運菜貨車摸黑將大批「優鮮匯」的深圳美食送到黃大仙大成街街市外,至清晨破曉才由多名客貨車司機分貨,之後再派送全港各區,連同食物在內地付運時間約三小時,估計食物在室溫下足足放上半天近17小時,才送到客人手上。
記者:莊建鑫 阮斌 黎少英 郭美華
據該平台顯示,每次團購到港平均約200張單,每日也有出貨。為了解「跨境外賣」流程,記者追蹤發現,每日凌晨1時許,一輛滿載蔬菜的中港運菜貨車,便會混入逾百箱「優鮮匯」的深圳食品,送到黃大仙大成街街市對開路邊卸貨,然後才駛往長沙灣蔬菜統營處、觀塘瑞和街街市等,卸下其他蔬果及食品。
現場所見,該批團購食品由發泡膠箱盛載,叠高成兩米貨牆,每個發泡膠箱貼有會員編號和提貨點或大廈名稱。箱內是一袋袋印有「優鮮匯」綠色膠袋包裹好的食物,周圍僅放有幾包冰塊保冷,不少冰塊更開始溶化。
這批逾百箱貨由凌晨1時許擺放,至清晨6時許才有一名「執貨男」現身處理,他獨力將發泡膠箱逐個按地區分類,由於箱內有頗多貨物,他搬來相當吃力。
其後一名疑似「話事人」的男子駕駛客貨車到場,他手持送貨單小心點貨,約一小時後,再有六至七名客貨車陸續抵達,該批客貨車司機據自己的送貨單執貨,然後將發泡膠箱拆走,只將一袋袋食物放入車廂,過程中,部份載有食物的膠袋隨地放,極不衞生。當時所見,每名司機至少取貨40包,將客貨車塞滿,然後輪流向「話事人」取得數百元報酬便出車派貨。
根據本報取得的提貨單可見,單是港島區便分為東區、南區、灣仔及中西區;九龍則有油尖旺、九龍城、深水埗等,不同區有指定送貨日,例如元朗區每逢周二和周六送貨,葵青區是周四和周日,至於逢周一及周五就只送港島。
記者追蹤其中兩名司機,發現二人會按平台分派好的指定路線逐一到提貨點,向自取的客人派貨。消費滿700元的客人,司機要將食物送上門。全部跨境外賣由早上8時許,送到下午3時許才派完,即最後一輪客人手上的食物,由司機入境香港起計,至少17小時才送達,食品安全令人擔心。
不過,該平台日接200定單,除年初一休息外,農曆新年日日無停手,貨如輪轉。記者找到優鮮匯老闆,他自稱是居住深圳的內地人,早於一年多前已在內地大搞社區團購平台,初期只運送廣東省,至去年6、7月起見疫情持續,亦收到不少在港新移民反映掛念深圳「美食」,遂將團購擴展至香港。他自言與深圳知名食府合作每日訂貨,再送至其深圳總部冷藏庫,出貨時再裝入箱、入冰袋等,以作保鮮,然後經中港貨車運來港。
他直言跨境外賣到港的生意額佔整體兩成,其中新年檔期暢旺,2月份半個月內,香港營業額已達120萬元,但運輸成本高,實際利潤僅為營業額兩成。至於食物有否報關,他稱:「我哋交畀報關行(公司)囉!」而冰鮮肉、刺身等申報及領牌問題,他卻指:「三文魚我哋唔做喎……生肉(冰鮮肉)我哋好少做。」但記者卻成功從其平台購得冰鮮肉和三文魚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