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羅織罪名「亂棍打死港台」顧委會過問編輯方針

全方位羅織罪名「亂棍打死港台」
顧委會過問編輯方針

【本報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表針對港台管治的檢討報告,把長存於各大政府部門的陋習通病羅織成160頁文宣,批鬥港台編輯管理制度「存在缺失」,須從六大範疇作出檢討。商經局長邱騰華更指稱,港台不能以編輯自主為由偏離《香港電台約章》的要求。同日,廣播處長梁家榮宣佈提早解約,由政務官李百全空降接任。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趙善恩批評報告如同想「亂棍打死港台」,以官僚取代專業精神,形容「港台發生嘅事,實在係香港嘅寫照!」

■香港電台遭政府批鬥編輯管理制度「存在缺失」,須從六大範疇作出檢討。王子俊攝

商經局去年5月成立專責小組,跟進檢討香港電台的管治制求。當局昨公開報告,分別在六大範疇作出檢討,包括人手編制、編輯管理和投訴制度等。報告批評香港電台的編輯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包括未有記錄編輯流程和決定,沒有清楚劃分各級編輯人員的權責等,問責意識薄弱。

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堅守編輯自主底線,卻被專責小組視作「罪名」。報告指,港台處理爭議及敏感編輯事宜時,主要透過口頭方式向編輯上報,編輯決定亦可僅由個別製作單位作出,形容總編輯及高層管理人員角色被動。

商經局長邱騰華

工會:政府解決講真話的人

邱騰華稱,是次檢討是根據《香港電台約章》的內容進行,港台不能以編輯自主為由而偏離約章對其公共廣播的要求,相關使命要求包括加強市民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培育市民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等。有關條款一直在《約章》存在,但港台未有達到約章中的角色。

邱又稱,針對港台的投訴不單止涉及個別節目的製作,亦有人質疑港台如何作出編輯決定,形容報告是「360度」全面檢視港台六大範疇,當中部份建議是刻不容緩,期望港台可盡早展開有關工作。

報告批評,港台處理投訴機制欠缺透明度,不能確保公眾投訴獲公平處理,投訴由相關節目的製作人員或單位處理,當中存在角色衝突,建議港台應改善機制,並保存投訴調查及跟進紀錄。

然而,針對警方的投訴,同樣交由警方自行處理,當局是否有雙重標準?商經局常任秘書長梁卓文說:「唔係話搵外人去查港台,而係至少要將嚴重嘅個案,交返畀上級嘅人員去睇。」他續指,港台的編輯決定沒有文字紀錄,投訴調查亦未有紀錄,「冇紀錄咁外面嘅人又點知道查咗呢?」

有港台中人向本報表示,小組報告聲稱港台的處理投訴的調查和紀錄不全,說法不盡不實,因現時港台若收到回饋後,先要分辨是屬普通意見、讚賞或投訴,再去核實有關內容是否屬實,無論投訴成立與否,均要「入電腦 record」和解釋原因,「唔明點解佢哋話冇record」。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趙善恩批評,報告如同想「亂棍打死港台」,政府以高壓行政手段解決講真話的人,以官僚取代專業精神,「港台發生嘅事,實在係香港嘅寫照!」她又批評,報告理據薄弱,形容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若員工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撰寫檔案,層層上報,資訊便不能及時向公眾發放,有關要求不切實際。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趙善恩批評檢討報告理據薄弱。

毛孟靜:朝「央視化」發展

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聲明,對檢討報告內容表示極度關注,尤其是現今香港的新聞自由空間越來越窄,憂慮報告的建議將令港台僅餘的編輯自主變得蕩然無存。資深傳媒人、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亦形容,檢討報告正式宣判香港電台的死亡,並朝「央視化」方向發展,淪為政府喉舌。

港台節目顧問團成員、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亦指出,報告未有全面反映事實,將對港台的編採自主造成重大影響。他質疑,報告中多項指控政府均自相矛盾,「你話港台投訴制度唔透明,咁好多市民投訴政府,最後又有冇公開結果呢?你又話港台用公帑運作,唔應該同政府唱反調,但啲錢係老百姓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