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深試行數碼人幣 恐增監控隱憂

京深試行數碼人幣 恐增監控隱憂

北京、深圳、蘇州等地在今個農曆年成為數碼人民幣試點,大派 200元促消費。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分析文章指,數碼人民幣的推出將為國內外帶來更多監控隱憂,相信有助北京控制內地金融科技業,或動搖到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現時於內地的壟斷地位。

數碼人民幣目前由中國人民銀行小規模試點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與人民幣的紙鈔和硬幣等價。數碼貨幣是近年熱議議題,《金融時報》指中國更有機會是首批將這種貨幣納入金融體系內的國家,雖然現時未有實際時間表,但預料北京將會於冬季奧運會中展示這種數碼貨幣,由此顯示中國於數碼貨幣市場的領導地位。與此同時,北京正計劃透過數碼人民幣技術,削弱美元主導地位。

料動搖支付寶 微信壟斷地位

報道又指,與一般加密貨幣講求的去中心化、高自由及私隱度不同,數碼人民幣是由中央銀行發出的電子貨幣,可被政府調控,而且與中共密不可分。此外,由於中央銀行可以即時監控到所有人的即時交易,用於監察潛在的洗黑錢、貪污以及支援恐怖分子資金流動等。除了對外提升人民幣地位,以及對內監控外,數碼人民幣同時也有助北京重新掌握國內金融科技業。此舉相信會動搖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現時於國內的壟斷地位,兩家企業長遠難掌控大量消費者數據。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