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說球員最大的敵人是傷病,想不到現今球隊面對最大的敵人不是財政,不是對手,而是難以估計的疫情,無論教練如何計劃,也無法逃避所帶來的影響。去年全世界的足球也面對改期及取消的問題,港超同樣無法倖免。加上政策的管制,港超在去年難得復賽後再度遇上停操停賽。好不容易之下,球隊終在牛年獲得復操機會,亦即將以菁英盃作復賽的首階段,寓賽於操。
作為教練,我們知道每項工作和細節都應該有計劃地進行。即使上教練班,也要學習計劃一課、一天、一周、一季的訓練,每個大大小小的訓練周期都非常重要,而且環環相扣。然而,這個疫情的漫長和嚴重性,相信為各位教練帶來執教生涯的其中一個最大挑戰。首先,停操後欠缺足夠訓練時間便要準備比賽,提升狀態和預防受傷是最首要的考慮,體能、休息、飲食補給等更為重要,但亦要兼顧技戰術層面的練習,畢竟球員都要應付比賽,球隊亦要追求成績,老闆和球迷不會因為這些環境因素而降低心目中的要求。職業球隊,追求勝利是無可厚非,要贏得漂亮就當然最好。其次,要打亞洲賽的球隊挑戰更大。在防疫措施下,飛來飛去會面臨隔離,又增加感染風險,亦為舟車勞頓所帶來的疲勞增加壓力,球員要有好表現需要極多資源的配合,因此多支球隊也希望申請小組賽主辦權。在過去半年的時間,中日韓泰等地區都繼續操練和比賽,狀態較容易調整,比賽上的準備肯定較佳。這將為本地幾支踢亞洲賽的球隊教練,多添挑戰和煩惱。
陳婉婷
前亞洲足協最佳女教練
周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