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能贏抗瘧藥嗎?(柳濁)

茅台酒能贏抗瘧藥嗎?(柳濁)

茅台集團總工程師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令中國輿論譁然。有網民調侃「醬香科技,飲領全球」,笑問何時誕生醬油院士、涼茶院士。也有網民重提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多次落選院士的往事,質疑院士制度的檢討只聞樓梯響,到頭來還是茅台酒贏了抗瘧藥。筆者更關注的是,王莉入圍與10年前中國工程院增補「煙草院士」謝劍平,以及鍾南山院士去年為自己的塑像揭幕,所揭示的中國院士制度的政治指向。

2005年,84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一觸發中國輿論對於中國院士制度的檢討。因為屠呦呦領導研製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而蜚聲國際,但她因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被稱為是「三無科學家」。當時,連中共官媒人民網也發表評論,批評「像屠呦呦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而落選院士的,在我國並非個案」,而一些涉嫌學術造假的人卻穩坐院士寶座,「是該檢討、改進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評選標準、方法和程序的時候了」。

然而,六年來院士制度紋風不動,王莉的入圍恐怕也將是風過無痕,堪為比照的是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士的煙草化學專家謝劍平。謝劍平的科研項目是煙草降焦減害,但被質疑任何添加劑都不能讓香煙減害,反而誤導更多人吸煙。而投票支持謝劍平的多位院士則明言,煙草稅對國家建設有重要作用。可見,院士頭銜是對稅收貢獻者的獎勵,而不是科研工作的榮譽。

院士制度利益化政治化的明證

這正是王莉入圍院士增選名單的政治邏輯。誰不知道,釀酒是中國的傳統工藝,茅台酒的配方、工藝也是祖宗傳承下來的,所謂工藝的進步只不過是利用現代技術令生產更標準化、更穩定。但茅台酒前年納稅325億元人民幣,前年和去年又兩次分別把市值590億元、925億元的股份無償「劃轉」給貴州省財政部門,其對國家和貴州建設的貢獻已遠超「煙草院士」。貴州省科協提名一位白酒院士,只不過是政府給茅台的政治安撫之一,更是中國院士制度利益化、政治化的又一明證。

其實,中國院士的政治化,在呼吸系統疾病專家鍾南山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去年8月因對抗擊新冠肺炎作出傑出貢獻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但不乏輿論質疑,他的貢獻有多大?能與吹哨人李文亮相比嗎?鍾南山在接受央視訪問時最早公開證實武漢肺炎人傳染人,但早他一個月在網絡上發出警示的李文亮,則被公安指為造謠而傳訊、訓誡,受到央視等官媒的批鬥。

去年12月,鍾南山回母校華南師範大學為自己的塑像揭幕,引發輿論批評他「不能戴着金鏈子給銅像揭幕,也不能打着院士的招牌帶貨」。尤有甚者,今年2月李文亮病逝一周年時,前往武漢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弔唁的市民發現,陵園門口的烈士名錄上,李文亮的名字被白色膠紙遮蔽。

煙草院士、白酒院士崛起,而抗瘧藥研製者就被埋沒,連誰的「貢獻」對人體健康有害,還是造福人類,都分辨不清了嗎?院士藉武漢肺炎名利雙收、可立活人碑,而為人類健康而長眠的烈士就要被埋名,還分辨不清這就是中國的院士制度、中國的政治制度嗎?

柳濁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