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寫週記:新年新制度之:免試執業?(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新年新制度之:免試執業?(鄭志文)

今日年初八,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說到心想事成,時至今天,香港政府心想的,多數會成功開動。至於成果,古語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倒認為,是看執行能力。最終,是否利民紓困,就留待大家評價。

去年年尾,政府突然拋出建議,立法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免試執業。各個醫學團體代表,年廿九還要到政總聽簡報至晚上十時半。過年前後,除了忙於抗疫,還要不停討論和開會。年廿八,醫學會聯同立法會醫學界代表陳沛然議員、公共醫療醫生協會(PDA)、前線醫生聯盟(FDU)、執照醫生醫學會、港大及中大醫學院學生會、及曾任醫學專科學院主席的方津生醫生,向傳媒和市民公開表達醫學界對政府建議的意見。其實,就海外醫生免試問題,近年政府反覆多次重提,業界亦已經多次表達意見。

記者會中,陳議員開宗明義,指全民專注抗疫期間,政府的海外醫生免試方案,明顯與抗疫無關,是政治工作。醫學會指出,香港一直有公開公平考試制度,供非本地培訓醫生參加,考取在港執業牌照。而會員都是循這途徑來港執業的執照醫生醫學會支持現時的執業試,認為行之有效,亦可保障醫生水平。

PDA指出,政府說公營醫療欠600醫生。但事實是香港現時每年超過500位醫科生由兩大畢業,投入公院服務。所謂空缺問題,必定會逐漸解決。反而,很快會出現培訓職位不足。因為和醫療服務一樣,培訓同樣取決於醫院數量、病床、護士、醫療團隊、病人等。FDU亦就前線醫生角度,指空降海外醫生影響培訓、管理和士氣。

方醫生主要反對政府提議成立另一個委員會,審查非本地醫學院名單,是繞過醫委會,「踐踏醫生專業自主,是對《基本法》第142條的嚴重侵犯。」醫學生擔心新立法是架空醫委會,有違專業自主原則。因為醫委會現時負責監管兩間大學醫學院及海外醫生執業資格試的水平。

業界意見相當一致。社會中,不同市民,不同持份者有不同意見,非常正常。但假如說醫生都自私,回看這一百年的往績,在多次疫症中的表現,我希望大家心中會有公道的結論。

電郵:[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