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大陸有個「著名導演」劉信達,對Angelababy提出嚴厲批評,說她身為中國人卻用洋名,實在要不得,應該用回中文本名「楊穎」才對。這則趣聞引起不少香港網民注意,還有KOL月旦,大都對劉的言論不以為然。抱歉,我支持劉信達。
據說中德混血的楊小姐,英文名原叫Angela,小時候有baby fat,花名Baby;加入娛樂圈後,英文名和花名都有人叫,為免混亂,就按照「不如溝埋做瀨尿牛丸吖笨」原則,索性叫Angelababy。這種掛洋頭賣漢肉的藝名,在香港是沒問題的,例如廣西出生的中國人關維鵬,自稱Teddy Robin,土共沒譴責他。何況楊穎流着小半日耳曼民族的血?但大陸國情不同,中共嚴防外國文化入侵(除了馬列主義),Angelababy自然犯禁。劉信達的批評根本不是新鮮事。
早在2016年,有讀者在浙江《都市快報》建議,中國媒體報道楊穎,沒理由用洋名,即使用,也該在「Angelababy」後面備註中文名,隨即引發大量討論。對於慣了華洋雜處的港人,這討論看似無聊,實際是中共「獨尊漢語」意識形態的展現。大家不要忘記:過億非漢族中國人必須把名字譯成漢語,才能領身分證。
我不認同「獨尊漢語」,但為什麼支持劉信達呢?其實他是作家,號稱「悲情詩人」,不是什麼導演,在微博常「仗義執言」,大罵「愛國藝人」,例如去年疫症爆發之初,他就貼相直斥成龍等人:「成龍,疫情當前,你們為何還要頂風聚餐?成龍,疫情當前,你為何還要和曾志偉、譚詠麟、歐陽震華、方中信、林國斌等一群人,毫無防護地大吃大喝?」香港人看了也該叫好。
這次劉信達根本是借「崇漢」主旋律,來嘲弄那位不知有否矯形,卻肯定矯情的女藝人。原來2月14那天,Angelababy在微博寫道:「聽說今天是西方人的節日,還好我是南方人。」劉信達正是不屑她炫耀「愛國情操」,才拿洋名串她,認真你便輸了,原文寫:「她既然知道反感西方人的洋節,劉信達希望,她也能知道反感自己的洋名,用回自己的中文名」、「西方人對應的是東方人,而不是南方人,不要無知者無畏,不要無聊當有趣!」劉詩人罵得好,Angelababy不過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