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使全球口罩需求高企,中國乘勢進行「口罩外交」,不過來自中國的口罩品質不時被國際社會詬病。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周三公佈,當局近數周撿獲合共逾1,100萬個中國製造的冒牌3M N95口罩,料已流入全美最少12州分,約6,000間醫院和醫療機構或受影響。單在華盛頓州的40間醫院,就發現多達200萬假3M口罩,價值800萬美元(約6,202萬港元)。
國土安全部轄下知識產權協調中心主管弗朗西斯在記者會透露,當局根據3M提供的線索,在五個州分充公假冒該公司產品的口罩,當中單在周三的行動便已在馬里蘭州西部一個倉庫,撿獲100多萬個假口罩。弗朗西斯指假口罩包裝上的說明出現不少錯字或錯誤語法,強調假口罩完全沒防護功效,且經初步調查相信假口罩來自中國。當局正展開刑事調查,預計未來數周再有行動,並將由司法部起訴涉事者。
國土安全部早前展開行動,打擊與疫情有關的欺詐和犯罪活動,截至本月10日為止,已起獲3,300萬美元(約2.56億港元)贓款、拘捕227人。除了撿獲冒牌口罩外,亦聯同海關查獲1,800批問題貨品,涉及未經授權進口病毒檢測工具及個人防護裝備。
事實上,中國自爆發疫情後,一直積極向外國輸出防疫物資作為外宣手段,以扭轉疫情輸出國的形象。中國海關總署上月公佈,中國去年出口了逾2,242億個口罩,價值3,400億元人民幣(約4,134億港元),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此外亦出口了23.1億件防護衣、27.1萬台呼吸機、10.8億份武肺病毒檢測試劑盒等。
不過中國出口的防疫物資質量不時為人詬病,多個國家過去亦曾經向中國退回物資。當中,美方早在去年4月已曾召回從中國進口的KN95口罩;荷蘭去年3月亦曾召回130萬片中國製KN95口罩,比利時、澳洲等多國去年亦曾表示進口的中國口罩質量低劣,要求退貨。
在歐盟去年4月公告「非食品產品快速警示系統」的警示產品中,亦有四款中國製口罩被列為「嚴重警示」。除口罩外,西班牙曾表示需要回收檢測結果不準、來自中國的病毒檢測試劑,瑞典亦曾表示中國的試劑盒有缺陷,令當地約3,700人被錯誤告知已經染疫。
華爾街日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