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鍾沛璋葬禮不必過度聯想(鄧聿文)

對鍾沛璋葬禮不必過度聯想(鄧聿文)

春節期間一位朋友發來一個帖子截圖向我求證並問看法。該帖子說的是鍾沛璋去世葬禮,中共前政要和習家人以及鮑彤送花圈致哀之事。鍾沛璋曾做過《中國青年報》的社長和中宣部新聞局局長,主張輿論開放,用蘇曉康的話講,是八十年代頂風改革的代表人物,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大將、團派主力。

鍾沛璋在2月6日去世,11日在八寶山舉辦葬禮。習近平母親齊心和胞弟習遠平、中共前常委胡啟立夫婦、前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以及趙紫陽的秘書鮑彤等送了花圈。朋友向我求證此事,大概在他看來,習的母親、胞弟和中共前政要與「大反派」趙的秘書鮑彤的花圈同場,是不是預示着中國政治的某種變化,習要和被壓制的中共自由派開始某種和解?

朋友若有這種心態可以理解。這些年來,不時有人用類似資訊或傳言問我的意見。但事後證實有些只是傳言,有些雖是事實,可並沒有發生消息本身暗含的或者問話者心裏期待的變化。我自己不太關注此類事情。就鍾先生的葬禮而言,和他這個級別的中共幹部比,規格還是很高的。然而,胡啟立、李源潮早已靠邊站,雖屬自由派一脈,如今影響力衰微。從報道來看,中共現職官員部級以上的好像無人送花圈,至少是無人出席告別儀式,最大的官是中宣部秘書長,他應該是副部。

當然,輿論關注的是習的母親和胞弟以及鮑彤,前兩位是當權者的至親,後者是現政權的敵人,他們的花圈出現在同一個逝者的場合,確實有新聞效應,讓人產生某種聯想。我的看法是,以鍾的地位,似乎夠不上習母和胞弟送花圈,雖然習母也曾給一些去世的中共元老送過花圈,最近的是中共建政初期被打成反革命的「高饒聯盟」的主角高崗的夫人,但這應該是因高崗和習仲勛都出自劉志丹部,是出生入死的戰友,情誼自非一般。鍾沛璋很可能跟習家也有某種特殊淵源,否則,習母和胞弟不會因其自由派身份而送花圈。

鮑彤送花圈,則是出於對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改革和政治自由化的歲月的感懷。往事凋零,時光遠逝,眼見得為改革吶喊的人一個個老去,可理想越來越渺茫,這種感受想必旁人是很難理解和體會的。但從鮑老先生為鍾寫的祭文來看,他送花圈還有一個原因。鍾主持《中國青年報》時,發表過一篇批評時任商業部長吃霸王餐的報道,而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和副總理萬里都認為報紙在報道前應該給國務院打個招呼。鍾認為趙、萬這麼說不好,向鮑彤反映,但後者沒有把他的意見轉告趙。鮑老先生後來反思自己是個儒弱的人,他在文中說:「不應該把我和齊心大姐相提並論。齊心大姐獻花圈,是表達對鍾沛璋先生的尊重。我鮑彤獻花圈,表達的是一個自愧不正常的人向一位正常人的懺悔和悲痛。」

不做中共政治開放的夢

鮑老先生的反思,見證了一個政治反對者的品格。他稱習母「齊心大姐」,語氣相當尊敬,不因她的兒子在政治上開倒車、搞極權就對她語有不恭。但習母和前中共政要的花圈與鮑彤的花圈同在八寶山的靈堂,是否就說明要開啟某種政治和解訊號,當然不是。正如習母可能和鍾沛璋有某種特殊關係而給他送花圈以示哀悼一樣,鮑彤也是因和鍾沛璋有某種特殊關係而給他送花圈,當局沒有理由阻擾。鮑老先生雖是習的政治敵人,但現在構不上對習的威脅,而且在法律上他現在是一個自由人,不是囚犯。

中共當局是否會有某種程度的政治和解或開放,我不知道,起碼現在我不做這個夢。我也勸人們不必從黨魁的某些話語或當局的某個行動去挖掘「微言大義」,以為背後藏有甚麼深意。很多時候它沒有關注的價值,因為事情本該如此,是關注者自己投射了某種聯想在內。

鄧聿文

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