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報告】
【本報訊】氣炸鍋標榜省油的健康烹調方式,近年成為不少家庭的必備電器。消委會測試市面12款氣炸鍋,發現一半樣本氣炸急凍幼薯條時,釋出可能令人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高於歐盟基準水平,其中一款更超標13倍。另有一半樣本存在不同安全隱患,帶來使用風險。
消委會測試的12款氣炸鍋售價由298元至2,080元不等,總評分介乎3.5分至4.5分。消委會氣炸三款食材包括急凍幼薯條、雞槌及春卷,各樣本整體效能表現大致相若,惟氣炸急凍幼薯條時,效果最參差,其中Harrow(HT-AF1200)及德國寶CKF-215氣炸後的薯條,大部份未煮熟;Midea(MF20B)及TSK(AF105)氣炸時熱力不均勻,導致部份薯條過熟,部份未煮熟;伊瑪牌(IHF-26E)則把薯條過度烹調。
消委會又指,含有較高游離天冬酰胺的食材如薯仔,若以烘焗等高於120℃高溫及少水方式烹煮,易產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今次測試發現各款氣炸鍋氣炸薯條的丙烯酰胺含量,介乎每公斤102至7,038微克,相差68倍;其中六款氣炸鍋根據說明書的指示或代理商提供的食譜,氣炸急凍幼薯條的丙烯酰胺含量高於歐盟每公斤500微克基準水平,當中伊瑪牌(IHF-26E)更超出水平13倍,含量高達每公斤7,038微克,但於減少氣炸時間或降低烹調溫度下再測試,丙烯酰胺含量大幅降至符合歐盟基準水平。
消委會測試發現,普樂氏(PAF052017)、Harrow及Midea氣炸鍋部份內部帶電部份與用戶可接觸部件之間的絕緣距離不足,增加短路風險;德國寶及億世家(AF1400BK)氣炸鍋的手柄最高表面溫度升幅分別為64K及65K,稍高於標準上限的60K;飛利浦(HD9743/11)的接地裝置未能符合標準要求,接地保護效能欠佳。
消委會就上述安全隱患諮詢機電工程署,該署認為正常情況使用應無問題。
伊瑪牌回覆消委會表示,實際烹調時間及溫度應按食物份量及個人口味而調整,說明書只供參考,指說明書食譜是按外國人口味而設計。普樂氏、Harrow及Midea均表示,會改善說明書及生產流程。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欲減低食物釋出丙烯酰胺,稍為低溫煮食會更安全。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提醒市民,高溫炸食物要留意健康風險,勿因方便而經常食用氣炸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