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權鬥白熱化(劉細良)

螞蟻權鬥白熱化(劉細良)

螞蟻集團香港上市吸水大計最後關頭由習近平下令煞停,震動國際金融界,馬雲屬江派勢力,與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交情匪淺,江志成也是螞蟻原始股東之一博裕資本的背後管理人,博裕資本持有螞蟻約3%股權,這些都是公開的資料,沒有甚麼內幕。螞蟻其他股東還包括復星系創辦人郭廣昌、巨人集團創辦人史玉柱、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等親江派企業人士。

最近《華爾街日報》再報道螞蟻權鬥內幕,點出螞蟻上市背後的秘密投資者除了江志成之外,還有賈慶林的女婿李伯潭。其實,這些都是舊聞,問題是為何在這時候「出口轉內銷」。最有趣是報道內引述「提供有關內幕消息的人士強調,習近平對螞蟻通過上市,向著名富二代利益輸送,並不關心;他關心的是中國富二代通過螞蟻上市賺取豐厚利潤,拉闊貧富懸殊,削弱其滅貧措施。」內幕消息人士向《華爾街日報》放料,是將富二代同習的鬥爭,描述成不是利益集團互鬥,而是為了國家人民的集體利益,習近平代表了正義,他是為了打擊貧富懸殊,才不惜同紅二代富二代割席。

從螞蟻權鬥的拳來腳往可見,中共在體制上存在的先天缺陷,會因習近平打破執政十年的黨內權力分配共識進一步惡化。中共由成立那一天開始就在進行激烈的權鬥,表面是路線之爭,實際是圍繞着邊個揸旗,當中不外乎幾組二元對立的概念:個人獨裁VS集體領導丶個人崇拜VS組織紀律丶政治掛帥VS經濟發展。毛澤東由於大躍進失敗,被迫交出主導權力後,一直構思奪權行動,不惜用紅衞兵打碎黨組機器,結果導致了災難性的文革,全國陷入動亂。

鄧小平收拾殘局,定下了黨內的規則將「毛魔」封印:禁止個人崇拜,回復集體領導,黨內權力多元化,權力定下限期及隔代指定接班人。這些安排目的是防止毛澤東所代表的極端政治再現。鄧小平雖然本人也逃不過共黨權鬥這DNA,親手毀掉兩個接班人胡耀邦及趙紫陽,但這些規則仍然發揮作用,六四後江朱上場,10年交予胡溫丶再10年交予習李,權力交接總算順利,為中共帶來30年政治穩定局面。權鬥還是有,如陳希同丶陳良宇丶薄熙來等政治事件,但鬥爭沒有動搖中共的政治秩序及穩定。

現在「封印」已經解開,習近平修憲刪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至於黨總書記的接班人,習還有一年已屆十年任期,繼任人沒有出現。習希望仿效毛時代沒有任期限制,但他沒有毛在黨內的絕對地位及政治魅力,這將會令30年建立的黨內政治秩序受到衝擊。

《華爾街日報》關於螞蟻的內幕報道,顯示「貧富懸殊」會是今後鬥爭方向,假如這條操作階級矛盾的民粹之路,是習連任大計,那麼螞蟻只是個別事件,還是向紅二代富二代利益集團打響的第一槍?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