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見棺材唔流眼淚 - 林夕

唔見棺材唔流眼淚 - 林夕

大嶼山之西,交椅洲之濱,明日會更好——好多人工島、好多人、好多馬路戲院商店任你行。行,港府說行就一定行,你說不行也是行,你說行,港府就不行。

明日大嶼願景,遠望到2034年後香港人口規劃,卻看不到眼前地球慘遭人類蹂躪。既然大灣區必須融合,跟港台緊跟廣電總局指令一樣禁播BBC,已經是abc般的常識,那麼為何不能在珠海填海呢?關於珠海不能填,是大灣區香港特區市長自己提到的,理由是主席堅定執行環保政策,是唔是笑到哭呢?環保在珠海,填海在大嶼,大灣區原來還有一國兩制容身之地。

這部山海經不難唸,移山填海是笨蛋,聰明人會刮沙造人工島,環保環保,只保自家門前雪,再刮他人海域沙,喔,對不起,是在「台灣省」外的馬祖,他人或自己人,自有雙標認證。

這些年來,大陸刮沙船不斷在馬祖對開海域進行海底撈,不撈魚,只刮沙,魚也順帶不撈而獲。海洋生態出現常態,這沙滾滾水皺皺笑着浪蕩,原居民只能哭着移民,然後水土不服,海底樣貌整容後也不復再。

馬祖本來有個世界奇觀,名叫「藍眼淚」,每到年中半夜,在海邊潮漲潮落之間,泛出藍色亮光閃閃。這淚水螢是生長在淺水的夜光蟲,會變成藍色螢火蟲是受浮游生物誘發,並非海域受污染而生,反而需要清澈水質、豐富水產資源才不至滅亡。

大陸刮沙船以百計不停挖挖挖,早晚會挖出一片死海,漁民不聊生之餘,從魚開始的生物鏈遭腰斬,必然倒過來反彈回整個大陸海床帶。

要那麼多海沙,只為努力興建,盡情破壞環境在所不惜。 台灣漁獲減產也罷了,自私其實最後也不見得自利,人類也是物種之一,其他物種消失,自己也不會好到哪裏去。看看亞馬遜森林每天以一個香港大球場的速度消失,一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這就是明日大地的怨景,而不是願景。

國家安全第一,說自古以來不侵略別國,就隨你說了算。侵略卻不見得在南海打造人工島礁,在湄公河上游大建水壩,也是霸凌泰國吧,湄公河水流量降低,影響人家稻米生產,改變周邊環境生態,這種侵略,比出動狼牙棒更醜陋。

藍眼淚不再流,所有人終究會有哭的天,真正唔見棺材唔流眼淚。明日大嶼,是愚公的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