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第四波】政府降低大廈強制檢疫門檻,卻漠視喉管播毒隱憂。三無大廈喉管接駁混亂,即使居屋屋苑亦不能倖免,九龍灣麗晶花園去年12月爆出喉管播毒後,本報巡視五個與該苑入伙年期相若、喉管接駁亦近似的居屋屋苑,發現近六成隔氣管不設防虹吸裝置,違反《建築物條例》。有專家指出,若隔氣管沒有防虹吸功能,多戶同時沖廁便有機會抽乾隔氣管的存水,成為病毒傳播媒介。
記者:伍雅謙
本港大部份樓字均採用單管式糞渠設計,包括麗晶花園與03年爆發沙士的淘大花園,即所有污水包括廚房、廁所、浴缸及地台均經同一柱糞渠排放。若有住戶不幸染疫,而同一柱糞渠的喉管有受損滲漏,又或喉管隔氣管存水被抽乾,病毒便有機會經喉管傳播。
本報早前巡視五個與麗晶花園入伙年期相近、同樣為私人參建的居屋屋苑,包括將軍澳安寧花園、富寧花園、大圍海福花園、大埔廣場及鰂魚涌康山花園,五屋苑喉管接駁均與麗晶近似,均使用單管式糞渠及喉管設於三面牆身包圍的「天井」,有機會出現煙囪效應。
因屋苑涉及大量喉管,本報在每各屋苑隨機抽取其中一柱糞渠觀察,撇除因角度、衣物或棚架遮擋等無法視察的因素,統計當中有多少個隔氣管出現問題。結果顯示,共有56.66%隔氣管不設防虹吸功能,當中以富寧花園及大埔廣場最嚴重,一柱糞渠便分別達100%及76.19%喉管不設防虹吸隔氣。康山花園情況較佳,隔氣管沒有防虹吸的比例為16%,安寧花園及海福花園則分別是41.1%及50%。此外,海福花園及大埔廣場各有三個及一個隔氣管,出現明顯老化及破損。
根據《建築物條例》,排水系統包括坐廁、洗手盆及浴缸等,需設有效的隔氣管及反虹吸裝置。
香港持牌水喉匠總會主席莫鈞雄亦分別到現場及透過相片觀察,指富寧花園及大埔廣場的情況較嚴重,強調無論U形或樽形隔氣管均應採用防虹吸設計。他解釋,隔氣管內的存水,用作阻隔糞渠的臭氣入屋,但若有10多層用戶同時沖廁,虹吸作用會扯走隔氣管的存水,病毒便有機會透過喉管進入室內。「(總之)你個單位冇用到(防虹吸隔氣),咪有機會有臭氣入屋囉」。
對於有近六成隔氣管沒有裝設防虹吸功能,莫直言不感意外,稱只要單位曾裝修,均有機會被更換成沒有防虹吸的隔氣管,「裝修師傅唔識做呢啲嘢,好似麗晶花園為例,係個別單位裝修之後就咁嘅樣」,建議涉及排水系統的改裝,最好由專業有牌的水喉師傅安裝。
今次觀察亦發現有屋苑隔氣管老化及破損,有隔氣管甚至「穿窿」。莫指如隔氣管破損,「啲臭氣或者病毒氣體,就會停留喺天井度」,連同風向等因素,便容易產生煙囪效應,令病毒傳播至其他單位。他提醒附近住戶如開啟廁所抽氣扇,廁所會呈負氣壓,病毒空氣可經窗或窗隙進入廁所,「最好方法係廁所門唔好閂死」,以平衡室內氣壓;涉事住戶則宜將地台去水位暫時封實,以免臭氣入屋,並盡快更換隔氣管。
經歷2003年沙士後,莫指不少新落成樓宇的喉管均已採用防沙士設計,即將洗手盆或鋅盆的污水流入隔氣管,確保隔氣管長期保持一定存水,建議政府可為沙士前落成的樓宇進行每五年的排水系統檢查,確保住戶安全。
安寧花園及大埔廣場客戶服務處均指出,已經常提醒業主妥善保養單位的排水渠管,如發現有損壞,會立即通知業主盡快維修或更換。負責康山花園管理的港鐵則回覆,管理處已有裝修指引,要求單位住戶進行裝修工程時需符合相關法例。富寧花園及海福花園管理處則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屋宇署表示,根據《建築物條例》,衞生設備(例如坐廁、洗手盆、浴缸等)須按規定設有隔氣彎管及反虹吸的設施,防止因排水系統的氣壓變化,令隔氣彎管內的水封流失。若署方發現有排水系統欠妥,會向業主發出修葺令,若有人違反,一經定罪,可處罰款五萬元及監禁一年。
該署指自2010年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業主應委任註冊承建商改動或拆除其單位的排水系統,確保符合規定。該署去年起增加涉及上述排水系統的小型工程實地審查,但就未有就視察隔氣管及反虹吸管的個案提供統計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