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鄭政府向國產科興疫苗開綠燈,不但豁免該疫苗於醫學期刊刊登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政府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更不待世衞下月審視科興疫苗的安全性,昨即開會一致決定推薦科興疫苗作緊急使用。有前立法會議員形容專家委員會是冒險決定,質疑背後有龐大政治壓力。
科興疫苗多度延誤提交資料,一直引起外界猜測,林鄭政府多次向科興鬆章,不但豁免該疫苗於醫學期刊刊登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只須一併提供向世衞提交的資料即可。政府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上星期開會,要求科興提交補充數據後,原預計兩星期後再評估,惟事隔不足一星期,委員會即稱收到相關數據。
政府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及委員許樹昌昨晚會見記者,劉指上周三開完會後,衞生署翌日聯絡科興要求補充數據,科興年初二至初四均有提供資料。根據科興第三期臨床數據針對18至60歲人士,疫苗整體效用為50.66%;如果相隔28日接種第二針,疫苗有效率升至62.3%,故科興推薦相隔28日接種第二針疫苗。
劉指上次科興數據約有600多萬人接種;至前日累計接種人數增至逾1,189萬人,分別有兩人接種後出現吉巴氏症、44人面癱,低於背景數據發病率。其他副作用包括打針位置疼痛、頭痛、肌肉痠痛、肚瀉等,但症狀只維持一、兩天。
劉表示,疫苗顧問專家經詳細討論後,一致認為科興疫苗效益比可能的風險高,故推薦食衞局長作緊急使用,預計一至兩日撰寫報告交予食衞局長,屆時會公開數據。他強調委員會在討論過程中並無受任何人壓力,只希望用科學眼光審批疫苗,又否認以優先接種疫苗的長者作為「白老鼠」。
被追問為何不待世衞下月討論是否建議緊急使用科興疫苗的結果,劉稱若世衞屆時發現疫苗有問題,專家委員會可隨時重新覆核推薦的決定。
被問到醫學期刊仍未刊登科興疫苗的第三期臨床數據,為何仍推薦使用,委員之一、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科興提交的數據已很詳盡,「第三期提供畀我哋嘅數據資料都很充足,亦都計算保護率,列明常見嘅副作用、嚴重副作用嘅背景,發病率作比拼,有足夠數據畀我哋評估。如果等第三期刊登醫學雜誌先開會,中間會浪費時間,相信數據會出到醫學雜誌」。
被問及二人會否接種科興疫苗,劉稱「邊一隻(疫苗)到,我就會打邊一隻」;許則表示「私人問題唔答,唔應該將呢啲問題咁樣政治化」。
政府發言人歡迎顧問專家委員會就申請認可的疫苗作出建議,食衞局長會盡快決定批准認可疫苗作緊急使用。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斥科興提供的數據殘缺不全,有效率又不高,但政府專家委員會不待世衞審批有結果,即為科興開綠燈,形容委員會是冒險決定,質疑背後有龐大政治壓力,「撇除科興有冇喺醫學期刊刊登,呢隻疫苗保護率明顯低過復星等其他疫苗,但專家委員會都批准,如果世衞最終唔批,香港就好尷尬,令我覺得專家承受好大壓力而作呢個決定」。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促請當局盡快公佈疫苗保障基金細節,「等市民安心啲,增加打針嘅信心」。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世衞審視武肺疫苗流程及供應有滯後,不少歐美國家因疫情嚴峻,「等唔切」世衞准許,率先緊急批准使用疫苗。他相信專家委員會是根據世衞標準審視科興,科興提交的數據達世衞最低要求的50%,仍屬「合格」。他認為政府應全面披露科興數據,增加市民對科興疫苗的信心,「始終香港疫情冇外國咁嚴重,對市民嚟講,疫苗嘅安全性係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