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周一(15日)發起一項獲全球58個國家參與的宣言行動,譴責任意拘留他國公民作為外交談判籌碼的國家。雖然聲明中沒有點明針對的國家,不過輿論普遍認為矛頭直指近年屢使用「人質外交」手段的中國。
加拿大這次發起的《反對在國與國關係中任意拘押宣言》,獲得包括英、美、澳、日及歐盟27個成員國等58個國家聯署,不過這項宣言並無約束性。加拿大外長加爾諾指:「今天來自各大洲、全球四分之一國家,一同向那些因外交利益而被任意拘留的人士,他們並不孤單,我們與他們並肩」。他續指有關國家的任意拘留行動是非法和不道德的做法,此舉會令所有國家的公民處於危險,有關行動必須停止,但他沒有點明宣言所針對的國家。
有份聯署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亦表示,在國與國關係中任意拘押別國公民,變相讓外國公民變成外交籌碼,甚至是人質。他強調國際社會不能接受這種行為,同時敦促更多國家加入聯署。英方也發表聲明指,絕不容忍個別國家在沒有法律依據下剝奪別國公民自由,強調這是侵犯基本人權。
事實上,聲明雖沒點明針對的國家,不過有加國官員指宣言出於對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北韓逮捕外國人的擔憂,亦承認宣言的確有助施壓中方,「我們希望讓他們知道有不少國家認為這是令人無法接受的行為」。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亦在宣言啟動儀式上,指控中方近年「任意拘押」加國公民之舉。
宣言發佈後,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批評加方透過拉攏一些國家誣稱中方「任意拘押」,是混淆是非、別有用心,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他同時敦促加方反省錯誤,並指加方扣押華為副總裁孟晚舟是「賊喊捉賊的行徑」。《環球時報》亦引述專家指,有關宣言是針對中國「挑釁性的蹩腳攻擊」。
時事評論員桑普向本報分析,中國的「人質外交」其實並非近年才發生,不過由於中國早年在國際上仍相對弱勢,故「人質外交」僅能針對中國人本身,包括劉曉波、709案律師等,中方直至近年才再把對象擴張至外國公民,把這種「中國式噩夢」推廣至全球。
對於中方此舉,桑普指過往國際社會的處理手法主要由「人質外交」的受害國,如加拿大等個別向中方發聲。在成效不彰下,加國這次再聯合起五十多個國際民主陣營國家聯合發聲,不論在陣容及聲勢上無疑相對磅礴,是反擊中國「人質外交」的升級行動。不過,他認為宣言對中方而言只是「行為藝術」,實際作用不大,他期望西方民主國家需有相關後着。
路透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