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圳巿某醫院某科室的醫護人員,在新年來臨之際,大排筵席,舉杯暢飲,慶祝過去一年的工作成就。所謂工作成就,不是救活了多少病人,做了難度有多高的手術。而只是純粹追求數量。
該科室為胸外科,2020年一年,手術數量「突破千台大關」,並且「連續五年業務量持續、快速、高質量增長,發展速度駛入快車道!2020年度胸外科手術量1150台。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胸外科手術量2020年度突破千台大關!」
醫院不是工廠,做手術不是唧魚蛋,不是想追求數量就能達成願望的。就算是唧魚蛋,數量多少也取決於漁獲多少。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不是比賽手術數量的地方,病人需不需要做手術,取決於病情,而不是醫生對手術的狂熱。
幾年前,一個住在中國的遠房親戚做一年一度的公司體檢,醫生說他肺部有陰影,有頗大機會是癌細胞,需要立即做手術,醫生很快為他安排好幾天後做手術的手術室。親戚說,不檢查甚麼事都沒有,一檢查,一大批人要做手術。每年都差不多。有人做完手術後身體狀況變差。親戚有一點錢,索性自費來香港檢查,香港醫生說他根本沒有任何問題。他沒做手術,到現在還好好的。
香港專科醫生絕對屬妙手仁心一族,有這樣的醫生,是病人之福。但引進「非本土醫生」後,病人就要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