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順境逆境,富有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結婚誓詞是一輩子的承諾,信守誓言的,大概就是細水長流的愛情吧,如同阿信與阿呂的故事。他倆同為52歲,是旁人眼中的模範夫妻,相愛逾30年,是彼此的初戀,阿呂更是陪伴阿信走過銀屑病低谷的心靈伴侶。
早在中學時期,阿信已確診銀屑病,「當時讀預科,有天在自修室溫習時發現很多頭皮屑,試過更換洗頭水但無效,之後向家庭醫生求診,隨即被確診俗稱『牛皮癬』的銀屑病。」不過診斷容易治癒難,銀屑病屬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由於免疫細胞錯誤攻擊皮膚細胞,導致皮膚過度增生,出現乾燥及痕癢的厚鱗。雖然沒傳染性,但影響外觀,更有部份患者會演變成銀屑病關節炎。
患上此病,對當年只得18、19歲的阿信來說打擊很大,但他仍要收拾心情應付高考,最終成功考入師範學院,更在那裏遇上一生中至愛──阿呂。阿呂回憶道:「我對阿信印象深刻,因當時就讀體育系,上課要打空翻,我做不到便放學後多加練習,他亦留下陪我,我覺得此人很有耐性,對他留下良好印象。」朝夕相處,情愫漸生,阿信繼而展開追求,但阿呂笑言:「因為阿信不喜歡說話,我只覺得他經常跟着我,我去哪他便跟到哪。」
在阿信心目中,阿呂是人美心善的好女友;阿呂則形容阿信不善辭令,阿信最終抱得美人歸,「當時已知阿信患銀屑病,但我覺得不重要,因從小便認為不能以貌取人。」她更積極搜集銀屑病資料,希望了解阿信的需要。畢業後兩人執起教鞭,一同踏足社會、步入婚姻,並誕下一女一子,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一家四口平靜的生活,2000年時遇上變化,阿信因工作壓力,病情一度轉差,「當時皮膚痕癢得影響作息,晚上會癢得醒來,又會不斷搔癢,甚至抓到出血滲至衣物及床單,十分痛苦,亦令我日間精神狀態很差。」眼見阿信病情日漸惡化,阿呂也很痛心,「最嚴重時他身體皮膚有七成是紅色的,我在家中負責打掃便知道,發現越來越多皮屑,便知道他病情越來越嚴重。」阿呂又會四出打聽可紓緩銀屑病的食療,「別人說甚麼有幫助,我便去弄,盡可能幫助他。」
雖然此病對於任職教師的阿信沒太大影響,但日常生活免不了受到歧視,他憶述:「有一次我上髮型屋,髮型師問我是否沒徹底清潔,有一個甚至叫我下次不要再來,說不方便招待我,聽到這些說話的確挺難受的。」長期睡不好,令阿信變得煩躁,即使對着家人有時也會按捺不住。阿呂不但沒介意,更拿起剪刀,擔任阿信的私人理髮師,一剪便是十多年,「我知道他語氣或態度並非刻意差劣,所以我會想方法令他開心,會經常說笑,兩個子女亦是,有時阿信心情較差,我便故意說笑緩和氣氛。」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體諒,深深感動阿信,「回想很多時刻都很感動,真的很感激她。」
父母恩愛,子女亦看在眼內,大女Chole說:「我們一家一直很融洽,爸媽一直沒任何爭吵,雖然偶爾有小爭執,但爸爸總是嬉笑帶過,而媽媽遇上任何事都很包容。」細仔Carson說:「爸媽一直亦很恩愛,有時爸爸會因痕癢較為暴躁,但事後會跟我們道歉,我們亦會理解他。」兩人從小已知父親患銀屑病,一家會把皮屑稱為「皮皮」,不覺得厭惡。阿呂的正面樂觀亦感染了全家人,Chole補充:「即使媽媽上班有壓力,但她總會用另一角度看整件事,帶正能量給我們。」
面對病情失控,阿信與阿呂亦有束手無策的時期,後來得知多做運動對病情有幫忙,便重拾這個好習慣,阿信說:「十多年前開始與朋友跑步,後來發現真的對病情有幫助,尤其在冬天,便逐漸養成跑步的習慣。」阿呂在旁補充:「我都同意,因掃地時發現皮屑少了,而且從前替他塗藥膏時是一整片地塗抹,後來只需一點點地塗,(塗抹)面積一直減少亦感到很高興。」
後來阿信開始挑戰不同賽事,過程雖然艱苦,但換來無盡滿足,甚至令他忘卻自己的病,變得更自信快樂,亦再次敢穿塵封的背心短褲。看見丈夫有如此正面的轉變,阿呂也開始接觸跑步,「當時我生產後長胖了,阿信便說當做運動吧,跑步後我很快便愛上,若有天不跑步便覺得不健康,因此經常與阿信跑步。」更重要的是阿呂可以分享到阿信人生中另一面的樂趣。
去年二人剛度過銀婚紀念,今年同度第32個情人節,阿信藉此跟太太說:「很幸福可以遇上你,希望我們可以攜手步入退休生活,一同步入老年。」幸福寫在阿呂臉上,她感動地說:「雖然阿信患病,但我經常覺得自己很幸福,他改變了我很多,他帶給我的負擔與辛勞都是值得的,令我的生活更充實及豐盛,所以我很喜歡《陪着你走》這首歌,跑山期間經常在想,我們就這樣一起走到永遠。」
皮膚科專科醫生盧景勳表示,銀屑病主要有兩大發病年齡層:20至30歲、50至60歲。很多研究發現,越早發病的患者多帶有銀屑病的致病基因,遲發病患者的基因影響相對較少。
銀屑病的治療主要依靠外用藥、口服藥、紫外燈及生物製劑等,不過患者的生活模式對病情控制亦有幫助。盧景勳醫生指,運動對銀屑病有莫大幫助,主要可幫助減重,對腸道及免疫系統也有正面影響。有研究發現肥胖的銀屑病患者若能控制體重,如減去5至10%的磅數,病情嚴重程度可改善約兩成。
飲食亦值得留意,盧景勳醫生解釋,腸道屬免疫系統的核心,若腸道健康有改善,免疫系統自然會得到改善。他續指,有研究發現銀屑病患者的腸道細菌處於失衡狀態,而常見破壞平衡的食物是加工食物,如即食香腸、火腿或即食麵等;經過高溫煎炸及糖份過高的食物,亦會破壞腸道細菌平衡。因此,最簡單的方法是讓患者戒掉不健康的食物,多攝取多元化及健康的食物,如新鮮蔬果。
記者:曾 怡
攝影:魏子朗、蕭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