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泰山會」取名於中國五岳之首的泰山,離泰山約200公里即小說《水滸傳》中的水泊梁山。泰山會成員、泛海控股前董事長曾稱,《水滸傳》108員大將「身懷技藝,各憑本事,講情、講義、講理、講法」。有指泰山會成員如同「中國版共濟會」,但時事評論員桑普認為兩者難以相提並論。
「在習近平眼中,互相扶持,情義相挺,會否抱團起勢,變成針插不進、水潑不入的小幫派呢?」桑普指出,依附在中共政權下生存的泰山會,現在因為習近平忌憚而被迫解散,反觀發源於英國的共濟會屬於神秘的信念組織,不依附任何國家政權之下,甚至還主宰一些國家的發展。
桑普指香港共濟會「雍仁會館」成員每月在半山堅尼地道的雍仁會館開一次會,會員當中不乏香港名門望族。他謂共濟會有共同信念,就是相信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者,無神論者恕不招待,拒絕女性入會,禁止在會內討論宗教和政治問題,並倡導三大支柱:真理、共濟和慈愛,提升個人內在精神品質。著名的香港共濟會成員,有回歸前的香港首席大法官楊鐵樑、已故希慎興業董事長利銘澤、太古前董事姚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