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今天要同你拜年,不談那份剛出爐的終審法院判案書。有什麼好說的呢?明明特區成立之時就給了我們一把尺叫「基本法」,為區內一切合法性的標準。如今這個裁決卻說,國安法不能用這把尺來量度,反過來要用國安法調整這把尺。法院無權作出國安法與基本法之間有無衝突的審查。說得出這一句,真是什麼也不用說了。要說,也待日後吧,今天,我們還是好像彼此能見面拜年那樣,互相祝賀,說些吉利開心的閒話吧。
其實,說吉利話非我所長。我是新界出生的鄉下妹,小時就愛滿園子跑,跟狗玩耍。上世紀五十年代,大圍還是稻田圍繞的一條農村,房子灰濛濛,田野綠油油,一到過年,家家戶戶貼上大紅揮春,爆竹碎紙點點紅灑滿泥土地,真有點喜氣洋洋的氣氛。聞說你童年在廣州市生活,景象怕也有相同吧?
但市總是市,村還是村,村裏人家,婦女自成團隊,輪流聚集各家一起預製油角、煎堆、糖環等過年食品,一邊做一邊說吉利話,盼望新年帶來好日子。我愛鑽到大人身邊看熱鬧,但口沒遮攔,衝口而出的都是不吉利的話,例如初揑好的煎堆糰在大油鑊裏炸,我就好奇地說:噯!那煎堆怎麼這麼小?那些伯娘、嬸娘自然老大不高興了。拿我沒法,就找了個矮桌子,集合頑皮孩子,分派餅模子叫我們做炒米餅,做法是將炒好的粉塞進模子裏,用木槌拼命打實,呯呯嘭嘭的響震天,樂不可支,就不去騷擾大人了。
我家的揮春,年年都是大伯父寫的。磨好一大碗墨,鋪好紅紙,大小揮春一揮而就,除了大門口的對聯,還有小的如貼在米缸上的「常滿」、貼在木樓梯上的「上落平安」——大伯父喜歡逗圍着他的孩子們笑:這張寫「爬上跌落」吧?他倒不怕不吉利呢!
過去十多年,維園花市寫揮春,已為民主派議員與市民同樂的盛事了,華叔後繼有人——不,簡直後繼者眾!可是今年,支聯會一開檔就給禁了。但禁不住他們變陣尊子網上畫肖像籌款,也禁不住《蘋果日報》隨報贈送七彩繽爛的年畫,當中揮春寫着「一生平安」,好不精神!誰禁得來?青山遮不住,綠水東流去——愈是打壓老闆,員工就愈強悍,時窮節乃見,《蘋果》的精神,為千千萬萬活在艱難歲月裏的市民打氣,你在囚中,料應感到自豪。分擔苦難,促使香港人更加團結,當權者始料不及吧?
還有一段消息,閔福德John Minford教授編的文集「Best China」早前出版了。他說書名指留着特別日子才用的「最好的茶具」,也指「中國最好的」——中國最好的是香港言論,譯成英語,以饗國際讀者,其中收錄了你的一篇「資訊與新聞自由」,附錄介紹你的生平和功業。編書當時,夢想不到今日。當日你在「犯人欄」,堂上五大法官,堂下女兒在律師席上見習,公義歸何處,民心自見。你的一貫從容自若,燃點着希望的燭光不滅。敬賀新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