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黨的菊花 - 林夕

紫荊黨的菊花 - 林夕

晉陶淵明獨愛菊,愛菊者卻非獨陶淵明。我是花迷,自然花心,愛菊而非獨家寵愛。愛菊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愛人可以不講理,愛消失後才樁樁件件計較起原因條件來。

菊花跟愛人有點像,菊花不適宜送人,皆因拜山喪儀傳統愛用白菊花。新年流流,白菊花就留待拜山才講啦。看,是不是,愛人也有季節,但凡在不適合的時間出現,就變成跟拜山一樣,最好絕口不提,不期而遇正是大吉利是。到了新年,菊花又是很多人最愛,最愛者,是市場供應開始活躍,就找一個吧,好多人都怕拖,難不成每個人都想拍拖。

我愛菊,有七分癡情三分實際。菊花少說有幾百品種,管狀形花瓣瘦弱如珊瑚吸管,迷你雛菊一兩束修剪一下已經可以營造高低錯落景致,試問如何不愛?方便又多元嘛。

菊花多元,多叢瓣類一層層的,由外圍收縮到核心裏到核心者,最耐觀賞,遠觀有不規則中不違規之美,近觀像上帝之手的軟體雕塑。菊花經過人工培植,幾乎沒季節之分,可能是我遇花不淑,時不時就巡遊的花市場,最喜愛的品種,總在過年才找得到。

都說愛菊如愛人,癡情愛美之外,還有最實際理性考慮,耐看之餘也要耐放。我家不可一周無花,如果都是玫瑰、桔梗、跳舞蘭,看着早夭的花命,神傷且麻煩,頻頻替換,清理花瓶,當處理程序多於樂趣,感情也就這樣流失了,不是嗎?

在相熟花店我總會問,這個可以放幾天,那個可以活幾天,只有菊花,他們才會說:「這個很耐」,耐放就好。不求天長地久,只望共對一周。最近流行一種「大理菊」,深紅近褐色,花瓣大如牡丹外圍,可惜,買回去三天就垮下來。還是傳統菊花適合老派愛花愛美份子可靠,偏偏讓我遇到一種紅中帶紫荊色的,比小粉紅色有內涵多了,禁不住貪新鮮,放棄了「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金黃色。

這紫荊色的菊花,一樣很耐,放了十天左右,才開始從外圍起皺紋,一層層腐爛。我有個習慣,也是賞花的好玩意,趁花還沒敗落成腐屍前,便將花放水盆上,延遲芳魂淪落為廢棄物。

誰知道,天啊,這花瓣浮在水面不到一天,紫荊色染一盆清水,名副其實整色整水,這紫荊黨的菊花,搞顏色革命,由人加工而成。花有染色這行為,知道跟親眼目睹大有分別。我家竟然放着有造假染色的菊花,很耐又如何?連忍耐了也不覺得,真是通往造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