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空姐導師 靠文字重拾希望

前空姐導師 靠文字重拾希望

雖說是寫信班的「導師」,但這趟飛越牢獄高牆的旅程,波波與所有組員一樣,都是首次經歷。在此之前,她與不少人一樣,因抗爭而失去工作,甚至想過要結束生命。獄中人的文字將她由絕望邊緣拉回來,她發現希望就是痛苦本身,痛苦代表我們在乎,「只有喺每一刻嘅痛苦入面堅守我哋嘅價值。」

分享抗爭資訊被清算

波波原本任職空姐,在一間航空公司工作十多年,打算做到退休。反送中運動期間,公司發現她在fb分享抗爭資訊,截圖後召她會面,「我係好shock,因為我本身係一個好mild嘅人,我寫啲嘢其實係非常溫婉。」面對貢獻多年的員工,公司代表確認賬戶身份後,沒多說甚麼,就這樣,波波失去了工作。她無奈道:「唔使走得好前,你唔使好激,可能做乜都會俾人炒。」

被辭退後,她決定遠走位處東歐及西亞交界的高加索山脈,聽說冬天的高加索很美。「我想走開吓,諗下之後點⋯⋯其實係想逃避,唔想即刻去面對一個我面對唔到嘅現實。」

不過,這4,000英里的距離仍不足夠。那是前年11月,中大理大相繼遭警方圍攻,青春校園變成浴血戰場,火光沖天。當她透過螢幕目睹理大的苦況,發現現實的殘酷一直形影伴隨,「覺得所有嘢都冇希望,係一種因絕望而生嘅情緒,生存太困難、太苦。對我來講公義好緊要⋯⋯當佢逝去得好快,對我打擊好大。」她自言並非生存意識很強的人,連番打擊令她萌輕生念頭,「成日好似腦後面有把刀咁。」

「痛苦代表堅守緊正義」

直至旅程中某天,陰差陽錯下她搭上一班小巴出城,恰巧碰上日照金山,「係靚到不得了,佢慢慢照晒成個山谷嘅雪,變晒金黃色。嗰刻我覺得,可以留多一陣。」回港之後,她獲一拳書館邀請,構思了寫信班,希望讓牆外人理解獄中世界。

波波看第一本監獄書是陳健民的《獄中書簡》,她說陳的文字鼓勵她繼續生存,她亦感嘆:「香港人係喺一個看似自由嘅監獄入面。」記者問:「在這種絕望的時勢,光明究竟是甚麼?」她思量半秒,輕輕說:「可能係suffering(痛苦)啦。」她清楚記得,陳在讀書會分享痛苦的價值,「你覺得痛苦,係因為你仲堅守緊正義⋯⋯by suffering,你已經喺度參與緊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