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恭喜,大年初二,恭祝讀者們身體健康,安閑自在,可以盡快除下口罩,笑顏相見。
已經記不起多少年沒有在香港過春節,很多時候提早一些與姐姐們團年之後便趕着上機。今年有心理準備留港,立定主意,搞一個轟轟烈烈。剛過的聖誕做得不錯,第一次買聖誕樹,第一次掛聖誕波,第一次把閃燈包着露台,然後邀請朋友們來看夜景,聽Frank Sinatra送香檳。想起兒時在家過節,充滿期盼,興奮好一段日子,後來習慣旅遊避年,差點忘記了那種感覺。
年花要夠多,放滿一屋。太太在京都學插花,這環節我不能插手。今年有年宵然後沒有然後又有,令人頭暈,所以改去花墟。桃花不用全棵,散枝買回來配雪柳,然後加上一些形態突出的枯枝,做成一大盤中式草月流,放在牆角。我認為過年不怕俗豔,但因為沒有發言權,所以劍蘭不能出場。洋水仙可以,日本海棠正好,黃色越南金盞花,清清秀秀,高高在上,優雅。
全盒糕點我話事,從沒有一年如此大製作。芋蝦當然光顧八珍,南乳蛋散、芝麻酥買么鳳。最懷念糖環及九江煎堆,以前鄰居有佛山人,獨門絕技,年二十五做完拿過來交換母親的油角。現在買少見少,朋友說,找這些傳統唐式餅,本地製作,要去旺角花園街奇趣餅家。未到門口已見人龍,嚇了一跳,後來知道是米芝蓮推介,失敬,我實在離地。笑口棗、糖環、油角、大煎堆之外,竟然見到香脆鹹甜的牛耳餅,四十年沒有吃過。據說古代諸國結盟,切下牛耳滴血在杯,執杯為誓,牛耳做成餅帶回領地,此為「手執牛耳」。有故事的食物特別有趣,買一些回家。還有豆沙油角,久違了,肥死便肥死,十隻唔該。芋頭片、慈菇片、黑糖薑汁年糕及馬蹄糕,從大師姐處搶過來。用「搶」字沒有錯,她的產品在年二十已差不多全線售罄,我不得不借意登門探訪,掃貨為實。May Chow送來大紅大紫,意頭好,大紫是紫芋頭糕,大紅是紅菜頭糕,依蘿蔔糕做法,微甜,口味極佳。今年自己在家做櫻花蝦蘿蔔糕,朋友在新界送了少量耙齒蘿蔔,個子小,特別夠味,配餐廳廚師炒的三椒麻辣醬,升上天。
從未試過如此齊貨,想起父母親,以前靠他們一手包辦,二老離去後,春節好像失去重心,直到今年,家裏再有熱熱鬧鬧的氣氛。朋友們都說,嘻嘻哈哈過年最好,很久沒有聚賭,不如帶備魚蝦蟹及大細來我家?好,我本來就是一個賭徒,以前最愛打莊,開一個圍骰,笑不攏嘴。二十年沒有打麻將了,台灣牌例忘得七七八八,要上網重溫一下,不知朋友們打不打百搭?年青時可以通宵,現在能頂過半夜已不錯,初四晚試一試。
跟足規格,白切全雞、鮑魚花膠、南乳慈菇、薑葱蒸魚、咕嚕肉、燜蠔豉必備。自己曬了臘肉,做番薯煲仔飯。今年學四川人,團年煮甜燒白,肥肉夾豆沙蒸糯米,我不用豆沙,用餐廳漬了七年的荼薇糖代替,姐姐們說,不知這算主菜或是甜品,總之是超級無敵。包餃子有些失敗,形狀不一,始終不是北方人。元宵準備湯丸,喜歡鹹,黃芽白冬菇蝦米湯,母親的味道,這個應該沒難度吧?
留港便留港,朋友多聚,吃餐好的,金錢葫蘆通殺,保持信心,年年是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