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紅包近年早已成為內地民眾拜年派利是的主要途徑,不過微信早前就搞搞新意思,以限時限量方式向個人用戶開放「訂製紅包封面」功能,吸引不少用戶瘋搶,一嘗親自設計微信紅包封面的滋味,相關功能甚至因此在網上掀起炒風,有網上炒家的銷售額至少突破14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7萬港元)。
微信前年已對企業用戶開放「訂製紅包封面」功能,上月為迎接農曆新年再對個人用戶開放。當中在本月1日至14日,微信再宣佈限量開放5,000萬個紅包封面,再度掀瘋搶潮。據微信官方介紹,這次向個人用戶開放的功能,主要是允許用戶利用自己的素材製作紅包封面,封面訂製價格為每個一元(約1.2港元)。有關功能自上月推出後大受歡迎,據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臨近新年每天有上千萬人搜尋「紅包封面」,年卅當天的搜尋數量更超過三億次。
不過,並非每個用戶都能透過微信官方搶到這個限時限量的「訂製紅包封面」功能,官方對合資格的個人用戶要求甚高,包括要完成實名認證、必須開通視頻號並獲認證,個人視頻號還要滿足近30天發表一個內容、粉絲數量達到 1,000人以上的要求,一些合資格申請「訂製紅包封面」的個人用户便成為炒家。
官方雖曾表示,紅包封面成本只需一元,而且用戶間不能買賣,只能贈予。不過一些炒家就巧立名目,通過在網上「售賣其他東西免費送紅包封面」的方式吸引其他用戶,最常見的是「買表情包贈紅包封面序列號」,變相買賣「訂製紅包封面」功能。
內媒透過在內地電商平台搜尋關鍵詞「紅包封面」發現,相關紅包封面售價由2至20元不等(約2.4至24港元),銷量過萬的相關店家有近10間,按銷量最高的7.3萬人次為例,其相當銷售額至少突破14萬元(約17萬港元),總收益或達到100萬元(約121萬港元)。
對於炒賣歪風,官方昨日重申,推出「訂製紅包封面」功能當日已明確規定,訂製用戶不得透過任何方式,以「微信紅包封面」向其他用戶收取費用。
對於違規炒賣用戶,官方表示將把相關用戶的紅包封面下架,已被領取的將無法繼續使用,尚未發放的將無法發放;相關的訂製用戶將在一個月內無法通過「微信紅包封面」開放平台製作任何紅包封面。
紅星新聞/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