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野牛數量急劇下降,一些品種已陷瀕危甚至極危水平。本港嘉道理農場2017年起與柬埔寨政府合作,於當地其中一片最大的森林內嘗試推行保育計劃,成立巡護隊反捕獵,盼透過驅趕獵人、阻止砍林伐木及加強教育,保護當地野牛的生存空間。
野牛不是野化的家牛,牠是牛科另一個物種,成年野牛體形可達普通家牛的數倍。嘉道理農場部門主管陳輩樂解釋,以普通黃牛為例,一般重300公斤,但與黃牛外表相似的爪哇野牛,體重最多可達800公斤。另一種印度野牛更加巨大,公牛可重達1,500公斤。
隨着戰禍、森林平原過度開墾、非法盜獵製成標本牟利等原因,全球各地不同品種的野牛數量大幅減少,在亞洲有紀錄的八種野牛中,柬埔寨野牛(林牛)80年代起幾乎沒有科學家再見過影蹤。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林牛已屬極危狀態,2016年全球估計只餘少於50隻。
現時柬埔寨東部還有一片保存得完好和最大的旱生森林,估計棲息全球逾半爪哇野牛。爪哇野牛全球估計有四至八千隻,屬瀕危狀態。嘉道理農場2017年應當地海南農業廳邀請,在一塊逾1.3萬公頃的經濟特許地上展開保育工作。經過數年野外調查發現,項目點內有一群健康的爪哇野牛繁殖種群。他們2019年第三季成立森林巡護隊負責反盜獵、反砍伐,至今累計發現及移除逾千米捕獵電網和600多個捕獵陷阱,驅趕過400多人。
保育工作艱辛,調查器材不時被盜,拍得的野牛棲息片段相當珍貴,而當地人十分貧窮,部份人依賴盜獵和砍樹為生,因此要以比當地薪資水平優厚的價錢聘請巡護隊,阻止他們入森林砍木。
嘉道理農場另於中國雲南西雙版納設點保育印度野牛。印度野牛於全球有介乎6,000至2.1萬隻,屬於易危,除了中國雲南和西藏南部,東南亞各地亦見蹤迹。嘉道理在當地成立監測隊,建社區保護地。陳輩樂認為,大熊貓經保育後亦屬易危水平,因此各種野牛的保育狀況不容樂觀。